十二、生物博士陈启航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十二、生物博士陈启航 (第1/3页)

    “丧尸一词源自于西方,多出现在影视剧或媒体游戏中,又称做活死人,跟吸血鬼、僵尸、食尸鬼等传说中的不死生物有些关联。”

    “而灾变后出现的这种死后而生的东西,官方也没给出明确的定义,但大部分人还是称之为丧尸。这些丧尸怎么来的,是因为病毒感染?还是基因突变?都不得而知,甚至为什么灾难会突然在一天爆发,不可挽回,也没人知晓。”

    “经过灾变后一年咱们营地不断的探索,累积出了很多经验,再加上官方广播中讲解的一些情况,我总结出了现阶段对丧尸的了解。”

    “这些丧尸和传统人们想象中的丧尸有共同点,也有很大区别。一样的是他们的主要食物就是人类,目前对其他生物并不感兴趣,而且不科学的是进不进食跟他们保持正常行动似乎没有太大关系,跟影视剧中提到的bag永动机实际差不太多。”

    “还有就是不会轻易被消灭,必须直接或间接的破坏脑神经,也就是爆头。但是他们的头骨比一般人类的硬一些,如果武器不够锋利,最好从眼睛、耳朵、嘴巴、下颚这些比较脆弱的地方插入。”

    “除了灾变时大量人类短时间转换成了丧尸之外,现在只有死去的人和被感染的人会转换成丧尸,唾液、血液以及身上的黏液进入人体均会导致感染,也就是说被咬伤或者被抓伤大概率都会转化成丧尸。”

    “而不同的是,现实中的丧尸视觉、听觉、嗅觉甚至是味觉都在,不过异于常人,发达许多。所以引起丧尸攻击是个复杂的感知过程,简单的来说,听到异常的声音会让丧尸兴奋起来寻找目标,闻到人味会让丧尸行动起来靠近目标,而看到人才会使丧尸疯狂攻击。”

    “通常丧尸们的活动受时间的影响。白天丧尸一般会四处游荡,及时没有目标行动也不慢,晚上丧尸则会进入假寐状态,大部分的以站、坐的姿势保持不动,只有小部分的会缓慢的来回走动,但一旦受到刺激,比如闻到、听到、看到就会活跃起来甚至发动攻击。”

    “而且丧尸们的活动也受气候影响,气温高的夏天是他们的兴奋期,气温低的冬天是他们的冷淡期。兴奋期的丧尸活动的更频繁,而冷淡期的活动会减少,甚至停止。而且有实验表明冷冻即使杀死不了丧尸,也能使其失去机能。”

    “由于灾变后全球气温大幅升高,大部分地区即使是冬季,气温也在零上摄氏度。所以我猜想,如果气候回复,到了寒冷的冬天,气温达到零下,大部分丧尸将失去行动能力,这是人类最好的反攻时机。因为丧尸不仅是数量极多,能力也是在超乎想象的强大,所以现在的人力物力能做到自保已经很不错了。”

    “一般的丧尸皮肤呈灰色,大部分身体组织都有损坏。而且小部分损坏严重的,如四肢骨骼折断或是重要大肌肉受损,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其行动力。不过多数丧尸体能高于常人许多,更快、更有力!”

    “当然,就在人类各国、各城组织大规模反攻后又发现了很多异色丧尸,目前尚不得知异色丧尸是特殊人群转化,还是普通丧尸进化而来。常见的有紫尸和蓝尸,颜色有深浅,实力也不同。淡色的为一级、浅色的为二级、正色的为三级。紫尸随着颜色的加深体型会变大,皮肉会更坚固,力量会更强。而蓝尸随着颜色的加深体型会变小,骨骼会更坚硬,速度会更快。”

    “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