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鱼儿上钩

    第十章 鱼儿上钩 (第2/3页)

已经与隐藏在苏联人内部的同仁联系上了,否则怎么会传来这么及时准确的消息?廖斌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就被告之,此次行动将有打进苏方的中情局谍报人员与他们联系,并配合行动。当他看见你手里拿着邓尼金所著的《Историявнутреннихбеспорядковвроссии》(俄国内乱史)时,对方就会想办法前来接头。因此在餐厅用餐时,廖斌故意亮出那本书《Историявнутреннихбеспорядковвроссии》,现在对方显然已经是看到了他们接头的信物,因此才把这个纸团给了他。

    廖斌先是一阵惊喜,有了这样的援军,大大增添了他完成此次任务的信心。但是多疑的性格又很快使他惴惴不安起来,心想,既然如此,这位同仁为什么不露面?而且他又是怎么把纸团扔过来的?廖斌仔细地回忆在餐厅的经过,当时,不断地有前来用餐和用完餐的客人从他座位旁的过道走来走去,其中也有他一直注意的那一对苏联女人和中国男人,后来又有几个穿着白制服的服务人员在附近收拾盘碗和桌椅,除此再没有什么引起他注意的人。

    始终存有戒备心理的廖斌拿着这个纸条既高兴又一直狐疑不定。他很倾向于纸条是自己人送来的看法,这样他们就可以顺利地据此实施下一步的行动。但是在几个问题还没弄明白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会不会有什么危险?万一它是对方放过来的钓饵,那可就让人家牵住鼻子,走上死路了。

    廖斌拿着这个纸条,着实地为难了。

    崔喜成见他拿着一个纸条长时间地沉吟不语,便问:“又出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犯难?”

    廖斌便将纸条递给了他。崔喜成一看,惊喜不已,倏地站起说:“好消息啊!这肯定是咱们的人送过来的情报,这回行了,在火车上咱们有的是时间对付他们了。”

    “它要是中共的人递过来的怎么办?”廖斌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崔喜成大声反对说:“不可能。我不相信他们这么快就发现了我们,而且除了咱们自己的人,谁也不会递给咱们这么准确的情报。”

    大概是受到了他的情绪感染,廖斌终于下定了行动的决心。

    在餐厅制作间隔窗观察时,李红军就曾多次把目光投向歪靠着椅子看书的廖斌。起初李红军并没有看出这个人有什么破绽,但是一拨一拨的客人吃完早餐走了之后,这位“专注”看书的人却一直坐在那里没有离开的意思,这不得不引起李红军的怀疑了。表面看,他是在很专注地看书,但是李红军却捕捉到他游离于书外的目光,特别是发现他对来到餐厅的达尼娅和郭思维十分关注,这不能不引起李红军的进一步警觉;另一个疑点是,一天之计在于晨。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表现得很匆忙,而这个人却有闲暇看书,很悠闲很享受的样子,很是反常;而当崔喜成来到餐厅和他共餐的时候,他与崔喜成说了几句话,崔喜成只吃了几口就推开盘碗急忙走开了,这更让人可疑。

    但是,李红军还不能就此断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