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制作雨衣

    第三十九章 制作雨衣 (第2/3页)

胡萝卜丝,裹一裹,一大口下去,让人感觉十分满足。

    剩下的几道小菜,比如素炒香菇,加了蒜粒、蒜苗、葱段和红辣椒,颜色看着十分鲜亮可口。

    还有一份撒了葱花的水蒸蛋,和一小碟的卤肉卤干子卤蛋三拼,美得老余又拿出了他的小酒来喝。

    简单午休了之后,余卿卿在村里溜达,去了袁大娘家。

    袁大娘家在村里很有名气。这名气是源于她家的四个丫头。

    袁大娘家和老余家的两个兄弟正好相反,老余家是三个儿子,后辈的除了老二家,其他俩兄弟也都是三个儿子。

    袁大娘家则是一连四个丫头。

    袁大娘的丈夫去世的早,留下这一家五口的女人顶立门户,让人同情之余不免唏嘘。

    甚至有思想封建的说是他们这家人阴气太重,把唯一带阳气的袁大叔给克死了。

    怕村里人欺负,袁大娘和她女儿几个,都是能干且泼辣的。

    尤其是大娘,和她的大女儿袁金钗,二女儿袁银钗。

    因为袁金钗实在厉害,年近二十了,一直没能嫁的出去,有的看袁家女儿长得还算标志动了心思,又被他们一家克男人的说法给劝退。

    袁金钗没嫁出去,后面的姊妹也是不能相看人家的,按照长幼有序,必须要袁金钗嫁出去后,后面的姑娘才能嫁人。

    袁大娘愁死了。

    余卿卿之所以去他们家,是因为袁家的女儿有一手很好的女红手艺,这在村里都是出了名的。

    有些不善于缝纫的媳妇姑娘,就把布带给她们,让他们帮忙做。

    余卿卿玩过缝纫机,早十来年前,她家附近还有一家裁缝铺子,里面的老板没事就坐在蝴蝶缝纫机前,哒哒哒地响个不停。

    她有幸被邀请去试了一下,全程都在害怕自己的手指头被那根锋利的针扎个对穿。

    虽然她在小时候也经常给芭比娃娃做衣服,但是这种给人穿的雨衣,还是交给专业的袁家姑娘来做比较好。

    袁家开门的是三丫头袁珠钗和四丫头袁宝钗,大概是因为大姐二姐为家里抗住了大部分的压力和非议,三丫头和四丫头的性格都温和许多,三丫头说话温温柔柔,四丫头则活蹦乱跳的,很是娇憨。

    看到小小的余卿卿站在门口,十五岁的袁珠钗有点儿讶异。

    她是认识余卿卿的,因为村里常常流传只有丫头没有儿子的“绝户头子”中就有余老二一家。

    不过据她所知,余家老二夫妻俩都很疼爱这个唯一的闺女,在她看来,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见到余卿卿,她的眼神颇为复杂,还带着点儿同病相怜的感慨,温声问道:“青丫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