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少壮多努力

    第六章 少壮多努力 (第2/3页)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虽然条件艰苦,却从来没有停止学习。

    心解

    家贫勤学

    这四句说的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勤奋学习的故事。唐朝李渤在《喜弟数再至为长歌》中有诗说:“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这说的就是晋人车胤和孙康的典故。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油灯,晚上就不能读书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车胤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侯,屡建功勋,颇极一时之盛。现在湖北省公安县还有车胤“囊萤台”遗址,并在原遗址附近建起了公安县车胤高级中学,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学子。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窗户被白雪的反光映得亮亮的。他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于是他困意全消,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在雪地上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终于学有大成。元朝初年,孙氏族人从河南龙门迁到浙江湘湖,以“映雪堂”命名孙氏祠堂,以纪念祖先孙康“映雪读书”的精神。

    家境贫寒仍然努力学习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孔子、欧阳修、宋濂、王冕等等。有诗句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刻苦的努力,不会有日后的成就,而且越是艰苦的环境对个人意志的考验也更加严峻。因此,他们不仅知识渊博,更是意志坚强、品格高尚的人。现在社会,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父母几乎是把一切都献给了下一代,极力满足他们物质方面的需求。这时,强调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就显得更为必要。让温室中的花朵经受更多暴风雨的洗礼。可是现在有些人只记住了“言传”却忽视了“身教”。自己游山玩水、挥霍浪费、嫖赌逍遥,却要求下一代好好学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其效果可想而知。与此不同,曾国藩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曾国藩出身低微,然而他学识渊博、见识阔宏、文武兼备;得到当时朝廷的信赖以及满朝文武官员的钦佩。死后被谥为“文正”、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一生,谦虚诚实,教子有方。他的儿子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曾国藩在京城时见到不少高干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且目中无人。因此他教育子孙要艰苦朴素,并告诫他(她)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等。因此,他的子女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曾国藩反而更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够检点、学识不够渊博而损害父亲的声誉。所以他们磨砺自己,迎难而上,奋发图强。同时,他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孩子的影响,自己能够以身作则。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时,从来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他靠自己的行为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注释

    负薪:担柴火。

    挂角:把书本挂在牛角上。

    苦卓:刻苦自立。

    古人读书,把书挂在担柴的扁担上,挂在牛角上,身体虽然十分困乏,但是依然没有停止读书。

    心解

    身劳勤学

    这一节讲的是不顾身体的辛劳刻苦读书的故事。

    “如负薪”说的是汉代朱买臣的故事。朱买臣,字翁子。他家境贫寒,靠卖柴来维持生计,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业。每天上山砍柴,他都会带上书本,以便在休息的时候阅读。在回家的路上,他就把书挂在扁担上,一边担着柴,一边读书。家人对他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是朱买臣并不理会他人的嘲笑和指责。后来,他终于因为出色的学识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官拜会稽郡太守,而且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现在用来形容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的成语“覆水难收”也来自朱买臣的事迹。在朱买臣还没有得到皇帝赏识之前,他科举考试屡屡受挫,只是一个穷酸潦倒的书生。多年来,妻子崔氏跟着他过着清苦的生活,渐渐地有些不耐烦了,脾气越来越坏,她从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穷酸的样子,说话尖酸刻薄。朱买臣有口难言,只得默默忍耐。一天,大雪纷飞,朱买臣饥肠辘辘,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为多砍些柴草卖掉,买回米面,妻子就会高兴起来。谁知朱买臣一进家门,崔氏就提出要他写下休书,她已经决另嫁他人了。朱买臣痛苦地请求妻子再忍耐一时,说:五十岁一定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贵之后再报答你。而崔氏去意已定,并表示即使朱买臣将来做了高官,自己沦为乞丐,也不会去求他。朱买臣见她全然不顾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写下了休书。不久,朱买臣考中进士,做了太守。崔氏得知后心慌意乱,决定去找朱买臣,不要现任的丈夫了。崔氏蓬头垢面,赤着双足,跑到朱买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许自己回到朱家。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买臣若有所思,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马前,告诉崔氏,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应她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分已尽。这就是“覆水难收”的典故。

    “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李密的故事。李密,字法主,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职。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发愤读书,因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一天,李密骑牛去看一位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读,被越国公杨素看到,便在车上打招呼:“哪里的书生如此用功?”李密一见是宰相,忙下牛报名。杨素又问:“你看的是什么?”李密答道:“我在读项羽的传记。”为此《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后来,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逃亡,后加入瓦岗军,人称魏王。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为后世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成语。

    对于有的人来说,读书是一件苦差事,自身的惰性就是最大的阻力,但是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就乐此不疲。其中的滋味,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在这里,还是用孟子的那段经典语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来激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注释

    苏老泉: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

    尔:你们。

    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有所成就。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心解

    积极进取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抱怨时光流逝,好机会永远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人生态度。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洵就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根据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的记载,苏洵在青年时代是在劳动、游历和结交朋友中度过的,“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苏洵的妻子程氏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他在苏洵二十七岁那年,劝导苏洵发奋读书,并独立承担家庭重任。苏洵在妻子的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终于学业大进,后得到当时文坛前辈欧阳修的赏识,后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他认为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不少观点切中时弊。苏洵的文章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苏洵不仅自己有所成就,而且还特别注重教育后代。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他们玩耍时,苏洵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看到他们走过来,就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阅读,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二人也终成一代名家。

    后人在总结苏洵之所以成功时,大都归结为他的不放弃。在前面我们提到过,人生中学习的最佳时间是十三岁之前。在这段时间里读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果错过了人生的前十三年,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曾国藩曾经说过:“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不可能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所能办者,不过太仑之一粒耳。”知识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抓紧时间去学习。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名作《满江红》曾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以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予后人以有力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在小学的课本上都学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这句格言来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到东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者借园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败的形象,来比喻人生少壮时的美好和老大时的凄惨;并用河水东流不返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不会为一个人而停留,以此来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我们不知道,远在两千多年前的作者,是不是在追悔自己的一生?但能够肯定的是,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人,当他们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会为之深深震撼。这也是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到今天的原因,可惜当时年幼的我们未能深刻地体会出这句话的内涵。“少壮”所概括的是一个人从十几岁到三四十岁的时段。这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人,思想活跃,热情澎湃,体力充沛,想象力丰富,充满勇气和进取精神,正可谓“敢想、敢说、敢干”。这段时间是我们实现自己“雄心壮志”的最佳时期。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再停留在自己的空想中,是要行动的时候了!

    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

    注释

    梁灏:五代末年人,八十二岁才考取进士。

    对大廷:在朝堂上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

    称异:感到惊奇。

    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独占魁首。他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大家感到非常惊异。而我们也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至老不倦。

    心解

    志向

    这一节讲的是梁灏八十多岁中状元的故事,以此激励青年人要早立志向。

    梁灏是五代末年人,历经后汉、后周和北宋三朝,他少年时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状元誓不罢休。结果屡试不中,受尽别人讥笑。但梁灏并不在意,他总是自我解嘲地说,失败一次就离成功更近一步。直到八十二岁的时候,他才考中状元。为此,他曾写过一首自嘲诗: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饶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惟有子孙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

    历史上的著名的长寿老状元还有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八十八岁高中状元)和北宋词人黄裳(八十七岁高中状元)。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是古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这里我们不是赞同他们对科举考试的虚荣心理,而是激励大家要树立正确的志向,并为之不懈奋斗。

    人生在世如果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很容易迷失方向,停留在原地,任凭机会溜走,青春不再。只有依靠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被生活重担压迫的时候才能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古人对“志”的解释是“心之所指曰志”,也就是指人的思想发展趋向。当代汉语对“志向”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未来的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决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人的志向。宋代思想家张载将其解释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曾国藩在教育后代的时候曾提出三点要求:“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可见,立志的重要性。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先人的词句概括出人生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后人对这段话有着各种解释,在这里就说一下我的“一家之言”,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傍晚时分,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如何摆脱这种失意呢?只有登上高楼,凭高眺望更为广远的天地。我们的立志也要如此,只有志向高远,才能摆脱世间名利的束缚,到达更高的境界。王国维先生在青年时代就用西方的学术与中国的学术相化合的路径,开创了学术的新境界,为他以后成就的取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名句。“终不悔”三个字表达了作者的坚定和果断,直抒胸臆地透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在这里王国维先生将这份坚定和果敢运用到了对理想的追求上。既然确定了志向,就要为之努力奋斗。王国维结交了当时许多著名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阅读了许多别人无法轻易看到的珍贵书籍。现在保存于北京图书馆的王国维先生手校手批的原件,在每一本的眉端、行间、卷首、卷尾都留下了他的眉批、夹注、校语、跋语等。王国维先生的刻苦和钻研可见一斑。俞平伯写《人间词话序》中说:《人间词话》“虽只薄薄的三十页,而此中所蓄几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固非是胸罗万卷者不能道。”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高远的志向加上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终于豁然开朗,有所成就。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研究十载,生平著述六十二种,批校的古籍有两百多种,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是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他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

    注释

    莹:北魏人祖莹。

    泌:唐代人李泌。

    赋棋:对棋赋诗。

    颖悟:聪明慧悟。

    效:效仿、学习。

    祖莹八岁就能吟诗,李泌七岁就能观棋赋诗。他们这样聪慧,人们都感到很惊奇,我们应该向这些小孩子学习。

    心解

    少年有成

    这一节讲的是少有所成的故事。

    祖莹是北魏时代人,字元珍,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八岁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诗经》、《尚书》。他经常日以继夜地学习,以至于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对他下了“禁书令”。可是这样依然不能减弱他的学习热情。他经常偷偷地藏着蜡烛,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蜡烛读书,用他的衣服遮盖窗户,害怕漏光,被家里人发觉。周围的人都称他为圣小儿。祖莹十二岁时就被送到当时的高等学府深造。有一次,当时中书博士的张天龙在讲解《尚书》,祖莹被选为主讲。祖莹因为晚上看书到深夜,早上起身去上课,匆忙间误将同学的一本《曲礼》当做《尚书》拿到了学堂,登上讲台才发现拿错了书。老师很严厉,因此他不敢回去拿书,只能将错就错把《曲礼》放在面前,诵读《尚书》三篇,不漏一字。之前我们说过《尚书》的文字“诘屈聱牙”,很难阅读,祖莹竟能背诵,可见他的刻苦程度。事情传开后,人们都对小祖莹非常钦佩。

    李泌,字长源,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他历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平定安史之乱、讨伐李怀光、李希烈叛乱,以及联合回纥、云南、天竺等国抗击吐蕃入侵等,在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治理国家上也颇多建树。后人将他看作是一位类似诸葛亮、刘伯温的传奇人物。李泌家世代重视读书教育,据《邺侯家传》说,李泌的父亲李承休聚书两万余卷,并告诫子孙不得让这些图书出门,如有求读者,可在别院阅读、供馔。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李泌自然受益匪浅。

    只有七岁的李泌就能作文赋诗。一次,玄宗召他入宫。当时,玄宗正在和宰相张说下棋,就叫张说随便出一个题目考一考李泌。张说就以下棋为题,当即赋诗一首:“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方像棋盘,圆像棋子,行动起来激烈鏖战,安静下来就一动不动地在那里。)李泌应声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方如同行侠仗义,圆如同运用智慧,行动起来处处能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安静下来就像得胜了在那里休息。)张说以人比棋,李泌以棋比人。张说是当时一位才华横溢的名诗人,被时人称为“燕许大手笔”,他与李泌的这两首小诗都是即兴之作,相比之下,七岁李泌的作品在立意方面远远超过已经五十多岁的张说的作品。一旁的玄宗大吃一惊,立即赐给李泌一件紫袍。当时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身穿紫袍,可见玄宗对李泌的赞赏。此外,张九龄、严挺之等也非常器重李泌。七岁儿童即受到朝廷君臣的一致重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尽管李泌在七岁时就已经如此了不起,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祖莹和李泌并没有过人的天赋,他们靠着年少时的勤奋和努力,终于有所成就,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从微观方面看,少年和青年时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一生。从宏观方面看,少年和青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素质决定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兴衰。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过这样的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