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八台唢呐开道!(恭迎第三位舵主傻逼!求推荐!)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八章 八台唢呐开道!(恭迎第三位舵主傻逼!求推荐!) (第1/3页)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苏辰便沿着山路走上了半山腰,抵达了唐校长的灵堂附近。

    一身古风素衣的打扮,引来不少人的侧目。

    手中的唢呐,则是被他用特殊的黑色包裹,包了起来。

    并未显露,但周身散发而出的卓然气场,一般人也不敢轻易接近。

    他的目光扫视了周遭一圈。

    唐校长的灵堂是搭在半山腰的一个废旧学校。

    断壁残垣已经让人很难认出来这曾经也是一个读书声朗朗的地方。

    伴随着天色的逐渐明亮,越来越多的人沿着山脚下向上汇聚而来。

    他们缓缓地朝着半山坡走去,如同逆流而上的小溪,连绵不绝。

    这些人之中,有的是唐校长曾经的学生,有的是镇上的居民。

    也有从周围镇子上赶来的人。

    他们的手中提着几道纸钱,或者花圈。

    他们将纸钱放在灵堂上,灵堂前鲜花堆簇,环绕着唐瑛的照片。

    花圈摆放在灵堂两侧,摆不下了,就会挪到旁边的学校老墙上去。

    随后,守在一旁的娟儿,则是给他们递上早就准备好的孝衣和孝帽。

    穿上孝衣,戴上孝帽,他们对着灵堂里的棺材给唐校长磕两个头。

    同样,娟儿要迎着宾客,磕头回礼。

    越来越多的来宾到来,使得半山腰上的这座废弃的学校,远远看上去就时白茫茫的一片。

    白色的孝衣,白色的灵堂,还有那白色的挽联花圈。

    不知不觉,就到了早上八点。

    这山脚下前来的人,反而越多了。

    除去唐校长曾经的学生,镇上的居民之外。

    苏辰放眼看去,发现不少小朋友正在大人的带领之下,胸口上别着白色的胸花,朝着半山坡上的这座废弃学校走来。

    这些孩子,都是唐校长的学生。

    家长带着孩子们,前来送唐校长一程。

    前来灵堂的这一路上,关于唐校长的事情,苏辰也打听了一番,有所了解:

    整个桦义镇从一座学校都没有,再到临时组建起来的这所村小学,小小的教室里仅有的几个学生,适龄的孩子忙于农活,无法抽身学习,家里也不愿意支出多余开销;家里的老人们觉得让孩子帮忙做点农活,比送他们去学校读书有用的多。也正是因为如此,支教的老师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们的教育也更难了。

    面对这样的困境,唐校长并未知难而退,她一边走访桦义镇这十里八乡,各个家庭,劝说他们将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另一边,则是奔走在各个相关的机构,为孩子们上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寻找更多愿意前来支教的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唐校长十八年的坚持不懈,终于成功建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