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傅奕密奏

    第85章 傅奕密奏 (第2/3页)

将密奏压在手中。

    他哪里知道,这一压,就把大唐的历史又往前推了一小步。

    -------------------------------------

    直到黄昏,老皇帝李渊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夕阳西下,用过晚膳的李渊才重新做到了书房里。

    他重重的坐到椅背上,深深舒了一口气。

    这个为李唐立国费尽心力的王朝奠基者,因为前几日东宫儿子们那一场荒唐的夜宴,已经好几日寝室难安了。

    他已经在刀光剑影李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把新帝国的四梁八柱搭建起来,本想享受几天安稳日子,可是就像所有大家族一样,几个儿子为了“家产”又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已经到了性命相搏的程度。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老皇帝近来时常会不由自主的念起曹植的这两句诗。不过没人知道念诗的时候他会想什么。

    想起曾经教两个儿子念《二子乘舟》的日子?

    想起那年在太原,自己因为担心远在河东的长子,险些放弃了起兵?

    想起那年听说次子只待十几人深入敌营时的忧虑?

    想起武德七年在仁智宫为了大郎心力交瘁的夏天?

    想起前日在病床上陷入昏迷,抱着自己痛哭忏悔的二郎?

    他近来回想起开山立国的每一步,总是想在坐镇中枢和浴血奋战的天秤间找到一个平衡。世人都说次子骁勇,开疆拓土是为首功,可是他却总觉得,大儿子坐镇机枢,力保根本,同样功不可没。

    废立废立,难道国本之事,就是上嘴唇碰下嘴唇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首先从个人论,老皇帝就愿意废立。除了他对两个儿子的感情同样深厚,就说比功劳,都说打仗功劳大,可是镇守后方的除了太子,还有他这个皇帝。如果非要承认二儿子的军功要高于大儿子的政绩,那岂不是也把他这个皇帝的作用比下去了?

    抛开这个有些自私的想法,为了国家,他更不愿意擅行废立。前隋的杨广继位,修运河,征高丽,好大喜功,为了证明自己比哥哥更强,把整个前隋天下都断送了。

    如果他把二郎扶上来,新国甫立,百废待兴,次子本又是个要强的主,难道他不会重走杨广的老路,为了证明自己,再把大唐断送咯?

    想来想去,老皇帝还是那个决定,储位不能动。

    可是几个儿子也得保全。历来天家薄恩情,皇室手足相残的故事从春秋战国就没断过。到了他这,总得给孩子们想一条出路。

    一条让长子和次子相互保全的出路。

    他本以为让次子去洛阳会是这样一条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