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下无圣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2章 天下无圣 (第1/3页)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锦书道德论

    “第二篇的断句可如下。”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

    “在我看来,这第二篇的译文大致是这样的。”

    “天下人们都知道美丽之所以是美丽的,是因为丑陋的存在。知道善良之所以是善良的,是因为不善良(凶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相对而产生,难与易相比对而发现,长和短相比较才得出,高与低在一起而明显(凸显),压抑与抬升的力道相和而体现,先与后是如影相(跟)随的。这些都是恒古就有的道理。

    正是基于这些个道理,当年圣人平日里所做的事情也并非大有作为,行为也不加以夸张也能达到教化世人的目的。

    万物昔日初始之时并没有什么对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可以衬托对比的,成就再大也不自居功。而一旦居功自喜,所以就不能去到(圣人们所到达的高度)。”

    “这第二篇言论中所说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以美丑,善恶、无有、难易、长短、高下、抑升、先后等等对比,而证得失之大道。”

    “无为而有为,无据而有之。非圣之圣是为圣,以圣之圣非为圣。”

    讲完之后,秦无敌依旧还是没有再多说什么,留下了秦深一个人在草堂内喃喃自语。

    秦深盯着手中的新弄好笔记。注记了标点与解释后,杂乱一堆的文字有了一定的秩序。秦深试着按照自己理解去再次解读这篇文章。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丽之所以是美丽的,是因为有更可恶的存在而已。所以美之所以美,是由于丑的衬托而已。”

    “天下的人都知道善良之所以是善良的,是因为不善良,嗯,大概可理解为凶恶的存在之意。”

    “人们认识到善,是由于拿某种不善来比较的缘故。”

    “所以有和无相对而产生。呃,是相生相存,有和无相对而生存之,无中生有,有中存无,相互生存之。没有了无,也不会再有之。”

    “难与易通过相比对而,嗯,相辅相成,难与易是通过相互比对而形成的概念。”

    “长和短相比较才得出,高与低在一起而明显。嗯,长的和短的相比较而凸长现形,高与下的相比靠而盈长显露。确实如此。”

    “接下来,意思与声调相互和应,…有意之声,无章之音,…音乐和声音,嗯…这句话师傅老爹不是这样解的,不是美妙的音乐与烦人的噪声做对比吗?先跳过,按我自己的理解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