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玄德既生,吾以养之

    第10章 玄德既生,吾以养之 (第2/3页)

看到了慈的好处。李师认为正是因为人有玄德之慈心,才能不断地繁衍后代。慈可以培养后代,能保证新旧延绵,能够让社会不断繁衍生息。因此,慈才被李师称为玄奥的品德。

    远古之大圣,以慈而名传天下。大周以慈立国,不朽有八百余载。我炎族以慈而得以薪火传递,血脉相继。

    在李师所处的年代,奉行武力征伐为主,动[]乱频繁,慈爱显然是稀少的。所以李师推行慈以治国,是非常的艰难的。

    但这是李师走的道。当时他失意落寞而去,如果他能看到我们这个时代,想必是极为欣慰的。

    我们现在实行的就是慈德治世。欣欣向荣的联邦,大家和谐相处,这就是慈所带来的好处了。”

    “可是,师父,若是慈德真像师祖说的这么好,大周当初又怎么会因此而陷入动[]乱?”

    “慈德只是相对于暴[]政而言,是更好的选择。一个稳固的朝代会陷入动荡不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并不是一种因素就造成的。大周的慈德仁政实施之后,把大周打造得就像是一株参天大树,但是大树也经不住内部的腐朽。所以大周最终也轰然倒塌,归于历史尘埃之中。

    吸取这些历史的经验,我们大炎的慈,脱胎于李师的慈,却不同于李师的慈,更不同于大周的慈。才造就了我们炎族的今日局面。”

    “师父,慈难道不就是慈吗?为何你要这样说呢?”

    “慈可以是慈,也可能不是。一个拯救生命的故事,有的人品味出的是残忍,有的人看到的是舍身,有的人感悟到的是自赎。这就是慈的玄奥之处。

    慈德诞生于世,自然也是要遵守大道的约束的。在我大炎族此处的慈,是为慈德。但放置于他处,就未必是慈了。

    就好像兽族圣教所谓慈德,置自身于悲哀,换他人以极乐。谓之大慈大悲。再看光明圣教之慈德,救苍生之罪孽,回归平等祥和,谓之心灵救赎。同样是陈闲弄出来的慈,都是为了打造众生平等之国度,为何会产生如此不同的情况。

    显然,陈闲为了让慈德能生于异域,结合他们的生活习俗,创出了新的慈德。他们之慈,生于他们的国度,适用于他们之族群,是完全不同的新德。

    就好比,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玄德也是会产生变化的。

    如果不作出改变,完全一味照搬,那就是如同新汉,完全就是失败的典型啊。”

    “那么我们炎族的慈,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们炎族的慈,讲究以人为本。不予人以慈之溺,不予人以慈之寡。因为同样的慈,是以相同的口吻,相同的教育手段,去教导不同的人。他们感受到的慈,也未必是一样的。

    所以如果慈德在实施的时候,不适时而变,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把握好慈的度,不能过于严,亦不能太过宽松。教导民众,让屡犯不改者感到威严,让安分老实者感到祥和,这都是慈爱之度。

    慈之度具体如何去把握,难以一一言之,得靠你的悟性去领会其意。”

    “师父,徒儿这里还有个问题。”

    见秦无敌准备起身离去,秦深连忙叫住师父。

    “对于虚族,师父是准备施之以德吗?”

    见秦深问得有些忐忑,秦无敌笑了,向秦深反问到:“为何如此问呢?”

    “我观师父在大炎以及我族影像力覆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