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道纪今何在,容我借一观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14章 道纪今何在,容我借一观 (第1/3页)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捆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锦书道德论

    “本篇对你来说应是很容易理解。第十四章,我们先断句。”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捆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

    “这第十四章也就是多了些字数。译文却是相对容易的。”

    “视野之中明明有东西存在,却不能够看见,这就可以将他定义为微小不可见。

    耳朵之内明明有声音传来,却不能够听到,这就可以将他定义为细微不可闻。

    明明伸手去抚摸触碰到他,却什么感觉也没有一样,这就可以将他定义为轻微不可察。

    以上这三种细微至极的物体难以数得清楚,所以都可以归纳到一起统一,捆合作为一点。

    这一点东西,浮在上面悠悠然漂浮不定,落到下面恍惚中无法捉摸,不断地寻找也都不能明白弄清楚,就只能将他归纳到没有存在一般。

    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存在,没有物体的样子。

    这就是所谓的恍惚难辨,他在你的前方让你跟随,你也看不见他的后背。他迎面而来,你也看不到他的面貌。

    用现在已经研究明白的道理,用来驾驭现今存在的一切,并用于探知已消散的远古初始,这就是所谓道理来源的细丝之纪。”

    把译文念出后,秦无敌看到抄录停笔的小秦深还是一脸不明所以的样子。于是继续开始对译文进行剖析。

    “首先我们来谈谈李师说的‘微’。微小的东西是指什么呢,李师说的显然并不是灰尘,因为灰尘在光线的作用下,还是可以肉眼看见的。我们最常接触的‘微’,通常就是细菌了,那些微小到极点的微生物,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而李师说的‘希’,又是指什么呢?我们通讯、探检常用到的超声波,大概就是可归入到‘希’之中去的东西。虽然超声波不能为人耳所能听到,但是通过特殊的‘耳朵’,还是能听到的。将鲲龙,蝠龙等生物都能够听到‘希声’并加以利用。

    而李师说的‘夷’,又是什么东西呢?明明存在,却又摸不到。在我看来,磁场应该算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东西了。正是由于磁场的存在被发现然后深入研究后,我们在各处都广泛利用着其特性。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幻世,磁场的重要性都是可以看到的。”

    “李师将这三者不可以质量去统计的东西,都合称为 ‘一’。为什么呢?‘一’者,是数之初生,如万物之始创,是构成世界的根,却被分化成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