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之篇外1 天之道

    第14章之篇外1 天之道 (第3/3页)

  但我们现在已知道,天空之外,有太空。太空之外,是外太空。

    在现实中,复杂的太空环境条件下,不依靠星舰,人是很难独自存活下去的。

    我们知道,太空中物体是处于失重状况的。

    为什么太空中会产生失重呢?

    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力达到某个平衡点而产生的悬浮现象。

    我们做液体浮力实验时,不同密度的物体,会有漂浮,会有悬浮,还会沉底。

    所以失重,是因为物体的密度刚好在太空中达到了相对受力平衡。

    失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当受到的上浮力等于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就会有失重。

    平时乘电梯时,或高空中自由落体时,也会产生相对失重。

    另外还有令人感到惊奇的磁悬浮现象,也是如此。

    所以,要想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存,除了要适应太空的压强之外,还需要不断补充自身所消耗的能量。

    太空中最为常见的能量就是光能与磁能。理论上来说,能够直接吸收二者,转化为自己的补充能量,就可以在太空中存活。

    但是,哪怕是强大的变异者,在太空中也很难达到其吸收的转换能量能抵得上其所消耗的转换能量。毕竟空态中的能量与固态中的能量相比,差异实在过大。

    这就是我说的,为什么现实很难做到的原因。”

    见陈师的答案令秦深与陈晓晓都陷入默然,琼尼出声问道: “从相对严谨的学说定义来看,重力是多个合力的最终体现。其起源来自于星球太空层中的场强力。目前科研认为这场强力主要是光电磁场场强力,这就是我们将其通称为磁力海的缘由。

    场强像一张大网,把空气网在其中,空气被压迫吸附在星球表面。当形成空气海后,气流慢慢逐渐分层,轻者上升,浊者下层,逐渐形成了星球表面的大气层。

    大气层的气压力与磁力海的磁流场强力形成重力合力,把我们和星球上的一切物体都送回了星球上。

    所以我们现在通常都说,大气至上而下而形成的压力才是我们被束缚回到地面的主要原因。

    可是,这难以解释为何星系中会产生有序环绕旋转的星球,为何星球会有卫星围绕而不离去?”

    陈闲再开口答道:“磁力海的束缚,不仅是对星球表面的气体做功,也对其中的星球在做功。

    磁力海,会让星球在其形成的磁场轨道中做规则运动。

    你们都知道恒定磁场中的环轨试验现象,一个小小的相对守恒电磁场,就可以产生物体在其中环转不休的神奇情形。

    磁场可产生于电场,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二者互换之中,可以有热,可以生光。

    这就是能量的转换。

    磁力海来源于何方?就我们已知,其主要来源于恒星强大的光电磁场。

    烈阳星是一个巨大的磁力海之源。磁力海中,有无数个烈阳星这样的恒星。

    所以为什么所有的星球都能在磁力海中不断漂浮的同时,还有相对固定的稳定距离呢?

    就是因为这些星球所受到的力也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现在的科研表明,太空中的恒星星系内磁力海,是一个相对存在少量稀薄气体的真空环境,我把祂假设定义为能量空态。

    那么从星球至太空,大致就是能量固态到能量空态的宏观呈现。我们就能发现整个宇宙海可能是这样一个层次构成。那就是,从固态压强到液态压强,到汽态压强,到空态压强。”

    琼尼闻言也陷入了默然中。

    这时,秦无敌轻轻拍了拍秦深的背脊。

    “所以,现在明白了力来源于何方了吗?

    力之源,在于高低或低高之能量转换差,此乃天之道。执此为剑,横扫无限。以此为盾,可挡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