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君不强行之,应乎自然

    第30章 君不强行之,应乎自然 (第2/3页)

一小口咖啡的味道,见大家都从入微中回归,秦深随即开口谈道:“所谓好战易衰,不战积弱。师祖在本篇中着重强调了前者。这自然是因为他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以此而推之,本篇之译文的大方向上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不过,对于其中之‘善者果而已矣’的‘善者’所指为何,我这里还存有疑问?不知谁可为我解惑焉?”

    秦深提问之时,琼尼已经重新添入原料并将水壶放置火炉口上,见陈晓晓没有打算接话,于是琼尼开口谈道:“就我所推测,本篇所劝周君主不予兴兵,或引用了楚国为例。

    前半小节似言,你不见楚国大军当初如何鼎盛,可再看如今,当初的兵营处已衰败不堪,长满杂草。

    以此而推论,文中善者,应不是善战之人,而是指善治之人。所以接着的译文则是,善道治之君主坚决奉行自己不兴兵的原则,(这样才)从不以大兴兵力侵占他人来取得国家的强大啊。”

    “文中之‘果’,是否可以译之为‘结果’。”琼尼刚说完,陈晓晓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擅长治理国家的人停止兴兵的结果,不以此来取得强盛。不骄傲的结果;不自矜的结果;不进伐的结果。万不得已才兴兵的结果,就是所谓的不倚强凌弱的结果。”

    “听起来有些拗口,但二者意思挺相近的。以‘结果’译之,不如译为‘果敢’顺畅。”秦深给出了评价。

    “我的看法也是这样。”琼尼附和到。

    “好吧。这样对比之后,确实译为果敢、坚决要通顺些。”陈晓晓没有纠结,继续言道:“果而毋得已居。此句中的‘居’,译文中是通据,或是拒,表以此抵抗的含义。

    我觉得直接按本字意处理也是可以的。居,居入其中。坚决不要让自己居入这样的情况之中,就是所谓的果敢而不兵强于天下。

    但是,似乎这样去译文,并没有达到我所想象中的那样。这不是我想要的道。”

    “哈哈,小家伙们,这些道就是你们的道。或许你们会感到有些不完美,但那并不重要,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地天才。”

    秦无敌摇晃着手中的咖啡杯,“所以,其实你们大可不必如此纠结。

    我从不纠结这些不完美,我的道哪怕不如别人的道,那也是我所选择的道。

    星球、陨石、蛋胎、果实、微粒,这么多的不完美圆球体都证实了道的不完美是具有普遍性的。

    所以,何必一定要求道就一定是一个完美的圆。

    不完美,才有无限的可能。

    嗯,你们觉得本篇还有很多的不理想的地方。那是你们没有抓住重点。本篇的重点是什么呢?

    首先,对于本篇的末句,你们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吧?

    哈哈,没有就好,你们知道,这论的特点就是篇末一般都是结语,没有异议,这就说明了本篇的中心主旨是公认的准确的。

    也就是说,本篇李师阐述的就是一个不道之强致使物壮而老的论点。

    一般人所看到的是战争获胜带来的好处,使国家资源更丰盛,实力更为强大。而李师则是看到了战争胜利将带来的弊端。

    会使人更懒惰,会让国家正常的生产运转失去恒长。非恒增长的弊端就是让生长更为迅速,因而导致过早地步入衰老期,死亡的几率增加。

    把握住这个中心,前面的争议之处也就不会偏颇过远。所以其实大家的译文的意思也就大致相似。

    就好像以前我与陈闲讨论这篇文章之时,陈闲是以意而译之。他的译文与陈晓晓的比较接近。”

    看着三个小家伙们一脸期待的模样,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