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天地渺渺,是以道恒大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32章 天地渺渺,是以道恒大之 (第1/3页)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之与江海也

    ——锦书道德论

    “第三十二章断句无难点,畅读之,遂断之。”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之与江海也。”

    /////////////////////////////////////////////////////////////////////////////////////////////////////////////////////////////////

    “对于这三十二章,下面也是先译成可以通读的白话文,然后再行他说。”

    秦无敌见秦深做好了准备,随即继续往下开口讲道:“道存在了很久了,一直默然没有名字。

    古朴的道一直保持卑微弱小的模样而天下之间就没有谁敢让他称臣的。

    侯王(若有所悟)遵从道的指引而行之,天下万物自然将宾服于侯王。

    (这时候)天地异象呈祥,相合拜服,以降洒下甘雨美露。

    民众不需要发号施令就自动地均平和谐共处了。(意指无为之治的实现。)

    (这才)开始(规定)定下来有了名称(人的名字,或铭文),

    名称与意义既然有了(明确)。

    当然也必须知道明白不可做的行止,知道何为可行,何为须止,所以才会长盛不衰。

    俾侍着大道之后(就能发现道的广袤无垠),

    再与这天下所有的一切相比,

    犹如小水坑(天下)与江海(道)一般的对比呀。”

    秦无敌所译的白话文通俗明了,秦深记录下来,又仔细研读了两三遍,方才对秦无敌说道:“师父,我记好了。这章讲的是什么?是道之朴,道之大,还是其他?”

    秦无敌解释道:“从这后面总结来看,第三十二章也是与水有关,而且也是以江海之浴来喻之大道。但从本文开始来看,本章讲的中心是朴。

    道之朴,应归于德篇。此篇存于道,所以整篇所述的内容,或许更偏多于阐道,而不是论德。

    道朴,小到毫不起眼。却能成为至尊。为什么会这样?

    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李师认为道并不是小,反而是认为道很大,大到天下没有谁敢将其纳为臣下。

    道之所以小,是由于道像水滴汇聚而成的大海一般,能化整为零,还保持着朴的本心。似毫不存在,却又无所不在。

    但如果道只是单纯的大,显然,‘天下弗敢臣’并不成立。所以是朴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者相合,方为之成其天下第一之实。”

    秦深不解问道:“师祖说的朴,究竟是什么呢?”

    “朴,引至木之未加工成器的状态,所谓木素。在现在的理解之中,这样解释说明或许还是会有些许歧义。

    我用白话文来说吧。李师谓道之朴,引申来源于木头浑圆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