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宝山先生

    第37章 宝山先生 (第3/3页)

长桢这个兔崽子写的。

    按理说,盛长桢是连中六元之人,文采理应收到认可。

    但曾文鼎可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科举考试作为一种选拔考试,考的是应试答题的能力,选的是能办事的官吏。

    其对文采的要求并不高,选出的官员只要有撰写公文的能力即可即可。

    因此,能连中六元,只能表明盛长桢擅长考试,有成为优秀官员的潜质,却并不能彰显他在文学道路上的成就。

    其实曾文鼎想的也没错。

    在大周朝,文官之所以被称为文官,那只是相对于武将而言。文官中真正的文人其实并没有多少。

    可以说,文官和文人虽有交集,大体上却是两个泾渭分明的团体。

    真正的文人大多都是闲云野鹤,不愿意出任朝廷的官职,也不把那些高官大员放在眼里。

    但这些文人偏偏又能搅动天下的舆论,朝廷对他们也只能是以安抚为主。

    曾文鼎等了许久,又掏出那张盛长桢丢下的废稿。

    此时,这张皱纸已经被曾文鼎仔细地抚平了。

    他端详着纸上的“宝山”两个字。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作者,盛长桢那个黄口小儿只是一个抄录之人罢了。”

    曾文鼎越想越觉得是这样。

    他本来就不太相信,以盛长桢的年纪,能够写出《将进酒》这样气势磅礴的大作。

    只是这位宝山先生到底是谁,就让曾文鼎百思不得其解了。

    曾文鼎被尊为文坛盟主,交游广阔,天下间有名有姓的诗家词人,就没有他不熟悉的。

    但这个宝山先生,曾文鼎却从未听说过。

    “难道是某个大家的别号?”

    曾文鼎思索着,但又很快否定了。

    “不对不对,这首诗中的万丈豪情,绝无仅有,当世之人,怕是谁也写不出来。”

    曾文鼎暗自揣度,或许这位宝山先生是位隐士高人,一直避世隐居,以前未曾扬名。

    “也不知道盛长桢这臭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道,能结识这样的高人。

    这小子还不知珍惜,瞎搞一气,胡乱涂抹!”

    曾文鼎愈发痛恨盛长桢在诗句上四处涂抹的墨团。

    恨不得立刻飞到盛长桢面前,让他给自己引见这位宝山先生,好能知晓此诗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