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荆山血战(上)

    第一百三十五章 荆山血战(上) (第2/3页)

    听到杨玄感的话,李子雄当即说道:“楚公所言不错,我军必须要有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才能鼓舞三军将士,否则人心散尽,如何再战。”

    杨玄纵、杨积善二人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大军随时都可能崩溃,非得一胜而方能再继续下去。

    “兄长有何良策?”

    杨玄感看着三人说道:“从荆山往西,是洛阳到潼关的毕竟之路。荆山两侧,卡住官道,是个伏击的好地方。且荆山之上,草木繁盛,又可以藏兵。我军就在荆山,打上一场伏击战如何?”

    众人望着荆山地势,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杨玄感乃充分利用地形特点,设栅数重,埋伏三道伏兵。他以三弟杨玄纵为“初伏”;杨积善为“二伏”;李子雄为“三伏”。每一道埋伏,设伏兵三千,总设伏兵九千人,而这九千伏兵皆是军中最后的精兵健卒。

    杨玄感布置,等到隋军过了山道尾部,进入三伏伏击范围后,以中军竖起的大旗为号,三伏并发,首尾横击,必无一骑逃脱。

    而三道伏兵设于前,而杨玄感的大营则屯于山后的阳平镇(今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等到伏兵齐发,则杨玄感率中军猛击隋军前部。

    杨玄感的设计不可谓不巧妙,可谓是严如铁桶。

    杨玄感将命令下达给诸将之后,众人也满是期待,现在的局势,已经容不得他们有一败了,非得胜了此仗不可。

    这是叛军最后的希望。

    黄明远率军一路追击到荆山,黄明远环视四周,群峰丛峙,林木茂密,惟见荆山高矗其间,除了一条中间官道,别无路径可寻。

    斥候一番查探,上报并未发现一兵一卒,只有鸟雀飞来,偶尔发出几声欢噪,打破一片寂静。

    洛阳以西的豫西山区,自古便号称崤函之固,是关中的天然屏障。而这一片险地,处处都是天堑,战国时期,诸国在此反复争夺,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黄明远下令三军要格外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