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血战同安(一)

    第十章 血战同安(一) (第2/3页)

的事。

    怀宁城是个大城,若论规模,在淮南地区,应该也就比江都、寿春、合肥三城小一些,但繁华程度却并不比寿春、合肥差。

    但很多时候,大城在太平时期是繁荣的象征,但在乱时,并不是一个好事。

    大城,意味着城墙长,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守御的兵多。最重要的是,防线越长, 出现疏漏的可能便越大, 城池被攻破的可能便越大。

    黄维烈所部加上李遂恩部,差不多一万五六千人,是楚军的五分之一。

    三月初二,林士弘统领九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大军兵临怀宁城下。

    因为怀宁城通过皖水和长江水道相连,此次林士弘北上,主力尽走的是水路。而楚军大多生长在江湖沿岸,得地理之利,熟习水性,因此楚军的水军颇为强大。

    此时楚军有大船近百艘,小船近千艘。行军之时,战船前后相连,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边。

    楚军顿兵城下,陆上、水上尽是军队,将整个怀宁城围得水泄不通,颇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让人望之心生畏惧。

    黄维烈经过的大场面并不少,当初在雁门城数十骑冲营,亦无所畏惧。

    只是今日,作为三军总指挥,面对群敌,他心中的确是压力巨大。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人,其一举一动,还关乎着这两万军队和满城百姓的生存。

    楚军兵临城下,黄维烈的反应很快。

    他以杜伏威镇守压力最大的东城,因为城东便是皖水,楚军的战船可以直达城边。而阚棱则镇守压力亦重的南城,这里将要面对楚军的主力步兵。西门君怡镇守北城,守护的是众人突围的通道。王雄诞镇守西城,指挥的是同安郡兵,实力最弱。

    除此之外,黄维烈还留了三千人马为预备队。

    若不是军中骑兵实在太少,不过数百骑,留在城外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他一定还会派骑兵在城外游弋。

    至于李遂恩,则指挥城中青壮,负责后勤工作。

    “诸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