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修路】

    第三百四十九章 【修路】 (第2/3页)

郡守好几年,也仅仅只是去过合阳县一次而已。

    肤施县城外的农垦军团,在不需要务农的时候。

    则也被嬴扶苏派去修路。

    先修从秦直道通往各个县城的道路。

    再修从各个县城通往下面乡和亭的道路。

    不仅将原本的旧路全部扩宽到能够双向通车,还平整了很多。

    这样,各个乡县之间,便也可以互通一些贸易。

    吕氏商行在上郡的生意,则迅速扩展开来。

    不仅如此,在道路通畅之后。

    各县乡之间,想要调运物资,也能够方便许多。

    上郡这个地方,缺水而干旱。

    如果遇到大旱,很多地方以往会颗粒无收。

    而交通便利的话,即便是遇到了干旱。

    郡府也可以组织人力和车辆,调运一些水和粮食。

    肤施县和大河以南几个县的学堂,也纷纷按部就班地开办。

    同时,在合阳县的事情过后。

    上郡也将开设学堂的事情,推广到了合阳县和与合阳县相邻的高奴县。

    很多穷苦的庶民黔首,都将家中小儿送到了学堂中接受学习。

    其实这些庶民黔首们,倒是基本对什么读书识字不怎么感兴趣。

    也大多并不觉得去学堂念书,能够有什么用处。

    大部分的庶民黔首,对用处的了解,还仅限于耕地种粮。

    他们觉得,读书识字,还不如早点长大,有体力去耕地和劳作。

    但是郡府给每个来上学的小儿管饭,甚至还给黔首家中发粮食的政策。

    着实是没人能够拒绝。

    而且郡府的告示上还明确说过,农忙的时候,是会给小儿放假,让回家帮忙务农的。

    这样一来,不光是家中能够尖减少一张吃饭的嘴,还并不影响农忙。

    黔首们,自然是欣然愿意。

    此时的黔首庶民们当然不会预想得到。

    这些被送入学堂中的小儿,以后很多都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和选择。

    嬴扶苏此时开办的学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后世的九年义务教育

    而更像是一种技校和学校的综合体。

    在全民还未开智的年代,这样的学堂是最优选择。

    无数的工匠、水工、官吏、学者,将会在这些学堂和小儿中孕育出来。

    ‘欲言国之老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