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张海迪印象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9 张海迪印象 (第1/3页)

    一同住在省城济南的作家中,我大概是离张海迪家最近、与她相识也最晚的一个。尽管心仪已久,互相对各自的作品也非常熟悉,我来济南的九年间,却一直没见过她。就像俗话中说的,你忙我也忙,难免看不见。好在几个月之前,因为接待一位共同的外地朋友,才有缘于她家小聚了几次。

    不见面不说明不熟悉、不敬重。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残疾名人(她最近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之一,而且是唯一的女性),作为一代中国青年的典范,她的事迹、她的精神,一般人都耳熟能详。我认为她是八十年代以来所涌现出的最过硬也最持久的典型之一,有许多好的典型由于种种原因,或因去世了,或因他们自身走向了领导岗位,或因时过境迁,他们的典型意义不是那么耀眼了,唯有张海迪却一直闪烁着她永远的魅力与本色的光芒。当然这与她始终是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也有关。

    仔细想来,人生所有的锻炼与考验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痛苦的磨炼,一是荣誉的考验。作为中国的老百姓,我们凭着忍耐与韧性,一般的痛苦与磨难差不多都能熬过去、挺过去;但在荣誉面前却就不一定把持得住。海迪面对巨大的痛苦所表现出的那种坚强与勇敢当然是我所佩服的,我尤其敬重的是她在荣誉面前所持的那种无谓与淡泊,那种真正的荣辱不惊,那种对心态与情绪的把握与调整。十几年前,我们几个文学界的朋友曾以海迪为例批评过跟我们非常要好的一位老大哥作家,那位老大哥曾吃过许多苦,甚至受到了诸多非人的待遇,他都表现得非常好;可在文学上的一个奖项面前却就失了分寸,要么于社交场合上傲慢无礼,要么在私下里又表现得非常委琐。我当时是说海迪比我们年轻得多,她所获得的荣誉不可谓不大,她所经历的热烈而火爆的场面不可谓不多,可海迪却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而她又是那样的年轻,她成名的时候才只有二十几岁,她傲慢一下或堕落一下都情有可愿。可她很快就走出热烈,走入沉静,立即又投入了新的学习与创作,不断做出新的成绩。她谦虚谨慎的品格且不说,她那种对心态的自我控制、对情绪的自我调整难道不值得咱们好好学习吗?我这么说的时候其实也把我自己感动了,我们遂很动情地表示虚心向海迪来学习。

    当我对海迪越来越了解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的确不仅是一个谦虚谨慎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格与操守的问题。文坛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名利场,它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