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书信与贺信

    19 书信与贺信 (第2/2页)

。您批评的口气特别令我感动,是体谅与商量,而不是居高临下。

    二

    整个八十年代,《青年文学》始终让我心仪。它有品位、有朝气、有规格、有影响,我将能在它上面发东西,看成是一种进步、上一个台阶。

    一九八四年冬天,我依据八年前在唐山抗震救灾时的经历和见闻,写了一个小中篇《乱世英雄》。当时文气很旺势头很火的青年作家矫健看后,说这是一篇好东西,应该给有影响的刊物,遂推荐给了《青年文学》。责编牛志强后来在一篇文章里说,他是在火车上看的这篇稿子,一看就被吸引,再一看即为之振奋。想想看,一帮囚犯于地震过后从监狱的废墟里面爬出来,会做何种表现?而囚犯中什么人都有,有受了冤枉的好人,也有罪有应得的坏人。在一种无序的特殊环境里面,肯定都会有最本质的反应,或无法无天混水摸鱼继续作恶,或误入歧途危难时节又见真情良心发现人性复归,或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用现在的话说确实就比较容易写得好看、热闹。

    牛志强是个认真负责的编辑,特别能抓稿子;他认可的东西,也舍得下本钱。待他回到北京就让我去作进一步修改。此时,春节临近,街上不时地有节前特有的鞭炮声传来,咱在中青社那个小招待所里即如坐牢一般,根本没有心思改东西。好歹鼓捣完,回到家即腊月廿七了。

    那时,《青年文学》时兴一种规格性的东西,即他们认为是重点稿子的,都要配发著名评论家的评论文章,同时还要将作者的照片登在封面上。这一招当时大概是他们的首创,对作者的确也是个吸引。待《乱世英雄》登出来时,确实就发了何孔周先生写的《乱世英雄艺术谈》的评论,咱的照片也登在了封面上,心里怪美的。

    《乱世英雄》登出来之后,还产生了点小影响,有八家影视单位联系改编事宜。北京电影制片厂连摄制组也成立起来了,可惜由于人为的原因没有达成协议。

    二百期是个大数字,它足可以奠定一个刊物的品格和品位。特别它始终如一的朝气与创新,格外让人喜爱和留恋。老夫尚可聊发少年狂,人到中年就更爱与青春有关的东西,比方《青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