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乡土小说:既不时髦也不自卑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20 乡土小说:既不时髦也不自卑 (第1/2页)

    作品的土与洋首先表现在语言上。语言朴素,生活化、口语化了,往往被认为是土;语言华丽,形容词一大堆,用翻译过来的欧式句子,还不时地夹杂点英语或五线谱、方块图什么的,那就是洋。土了好,还是洋了好?我说该土的时候能土,该洋的时候能洋就好。这是题材决定的。你写土头土脑的农村人,当然不能洋;若写城里有点文化的小痞子,那就不妨洋一点。

    土是实在、朴素、扎实、亲切,心中有数的表现。洋人说中国话,城里人啦庄户呱,尽管说得不地道,但听上去挺亲切。农村人说半调子普通话,中国人得空就来上句英语,听着就怪别扭,你觉得这人张狂,不知道自己能扒几碗干饭。我小时候,庄上来了个说普通话的农业技术员,你听得出她是尽力将普通话向我的家乡话靠拢,村上的人就愿意接近她。相反,我们村有个人到县城那地方修了三个月的水库,回来就撇腔,说坐碗(昨晚)回来的,还说岂有此理什么的,庄上的人就直撇嘴。

    土还是有文化、有学问的表现。一个真正土的人,他写出的东西绝对土不下来,只有有学问的人才会土,而且土得有味儿、有含金量。看《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你觉得赵树理、周立波是有学问的人,人家不是不会洋,只是不去洋。看一些前辈作家晚年写的东西,也都不洋里洋气、花里胡哨,可你还是觉得他有学问。

    说话好不好听,不在于他的腔调,而在于它的内容。

    越实在就越有力量,越朴素就越有内涵。

    由土到洋再到土,是一个必须走的过程。我们小时候学写作文,就基本上是一个由土到洋的过程,写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晚霞映红了半边天什么的。我们遇到些华丽的词藻还会抄到小本本上,下次作文的时候就尽量用上它。这是一个重要的积累,有了这些积累,日后才能土得下来。

    由洋再到土就困难得多,那是一种境界。你看透一些时髦的东西是怎么回事儿了,你觉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