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关怀的起点,身边人

    第七章 关怀的起点,身边人 (第2/3页)

狂傲,但属实是个正直之人。这样的人在皇上身边,也好。”

    夏元吉赞道。

    郁新起身,走到夏元吉身前,说道:“说来奇怪,皇上身为太子时,齐泰、黄子澄便是东宫之人,如今皇上御极,齐泰依旧是兵部侍郎,黄子澄依旧是翰林院修撰。这,有些不寻常啊。”

    对于新登基的皇帝而言,最先启用的,往往便是自己身边亲近的大臣。

    可太祖都送入孝陵一段时间了,也不见新皇上施恩旧部,第一个提拔的,竟然是远离朝堂多年的解缙,这着实令人惊讶。

    “或许,皇上另有打算。”

    夏元吉淡淡地说道。

    朱允炆在深宫之中,并没有临朝。

    朝堂之上,众官员望眼欲穿,左顾右盼,就是不见朱允炆上朝。

    一封封折子递上去,没人批准,如何办事?

    大明还要不要运转了?

    一些下层的官员,更是在猜测,是不是皇上因为太祖去世,忧虑过度病倒了,到处打听,希望上书问候两句,表达下忠心。

    朱允炆从武英殿走了出来,看着夕阳缓缓下沉,雄伟的宫殿,又将陷入至黑暗之中。

    若不是后世清晰的记忆,朱允炆都已忘记了来处。

    “双喜,你想家人吗?”

    朱允炆轻轻问道。

    太监双喜震惊地看着朱允炆,要知道朱元璋时期,对太监极为严苛,稍有错误,轻则打断腿,重则要命。

    而且朱允炆登基之后,也延续了这种严苛。

    像是当下的关怀与问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朱允炆确实没有将太监当人看。

    在朱棣造反的过程中,很多太监成为朱棣的耳目。

    因为朱棣将他们当人看,信任他们。

    名震后世的东厂,便是太监为首的机构,也足以体现朱棣对太监的信任。

    双喜感动地想哭,连忙回道:“回皇上,咱家偶尔会想起,只是,无缘再见他们了。”

    朱允炆摇了摇头,说道:“为何不能再见?”

    双喜恭谨地回道:“咱家入了宫,那便是皇上的人了。如何能再见他们?再说了,咱家便是回了去,他们也不认咱家。”

    双喜说得没错。

    古代重传承,重宗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