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连城

    第14章 连城 (第2/3页)

探之,以道远而艰于往。一日,家人进曰:“门有车马。”夫妇出视,则宾娘已至庭中矣。相见悲喜。太守亲诣送女,生延入。太守曰:“小女子赖君复生,誓不他适,今从其志。”生叩谢如礼。孝廉亦至,叙宗好焉。生名年,字大年。

    异史氏曰:“一笑之知,许之以身,世人或议其痴;彼田横五百人,岂尽愚哉!此知希之贵,贤豪所以感结而不能自已者。顾茫茫海内,遂使锦绣才人,仅倾心于蛾眉之一笑也,悲夫!”

    [今译]

    乔生是云南晋宁人,少年时就很有才气。可是到了二十多岁,还是很不得志;为人很讲义气,对朋友肝胆相照。他和顾生交情很好;顾生死后,他常常周济顾生的妻子和儿女。县令因他文才出众,十分器重他;后来县令在任职期间去世,家中老小困在晋宁无法回乡,乔生就变卖了家产,护送县令的灵柩及其遗属回原籍,往返两千多里。因此读书人更加敬重他,而他的家境也从此更加衰败。

    史举人有个女儿,名叫连城,擅长刺绣,又知书达理。史举人非常疼爱她,拿出她刺绣的《倦绣图》征集年轻人来题诗赞咏,想从中选择一个女婿。乔生献上两首诗。一首写着这样四句:

    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

    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

    另一首诗赞叹连城的刺绣技艺:

    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

    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

    连城得到诗句后很高兴,对着父亲十分夸赞。史举人却嫌乔生太穷。连城逢人就称赞乔生的才学;又打发一个老妇人假托父亲之命,赠送银子给乔生,资助他读书。乔生感动地说:“连城真是我的红颜知己呀!”心中于是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日日想念着连城。

    不久,史举人把连城许给了一个盐商的儿子王化成,乔生绝望了;但梦魂中仍然对连城念念不忘。又过了些日子,连城得了痨病,病势沉重,卧床不起。有个西域来的行脚和尚,自称能治好连城的病;但必须用一钱男子胸脯上的肉,捣碎了调合在药粉里。史举人派人到王家去告诉未婚女婿。女婿笑着说:“这傻老头,想挖我的心头肉啊!”派去的人回来告诉史举人,史举人就对别人说:“有能够割肉的,我就把连城嫁给他。”乔生听到消息就赶到史举人家里,自己掏出利刀,在胸脯上割下一块肉交给和尚。鲜血把衣衫都染红了,和尚给他敷上药才止住血。用这块肉调合成三个药丸,连城分三天吃完,病就马上好了。史举人准备履行自己的诺言,就先把话告诉了王化成。王化成很生气,要到官府告状。史举人便设宴邀请乔生,把一千两银子放在桌子上,对乔生说:“实在辜负了你的大恩大德,请让我用这个来答谢你吧。”于是把自己违背诺言的缘故告诉乔生。乔生生气地说:“我所以舍得割下胸脯上的肉,只不过是想报答知己罢了。难道是卖肉吗!”说完,就拂袖而去。

    连城知道以后,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就托一个老太太去安慰劝解,对他说:“以你的才华,是不会长期落拓失意的。天下何愁没有好女子?我做了一个不祥的梦,三年内必死,你不必和别人争我这个阴间的鬼物了。”乔生告诉老太太说:“‘士为知己者死’,我并不是贪恋她的美色。我实在是怕连城未必真的了解我;只要她能真正了解我,就算不能结成连理又何妨呢?”老太太就替连城竭诚宣誓表白心迹。乔生说:“果真是这样,那么相逢的时候请她对我笑一笑,我也就死而无憾了!”老太太回去以后,过了几天,乔生偶然外出,遇见连城从叔叔家回来,就侧着脸注视连城。连城两眼脉脉含情,对乔生嫣然一笑。乔生高兴极了,说“连城真是我的知己呀!”正好王家来商议完婚日期,连城旧病复发,几个月就死了。乔生前去哭吊,因为过度悲痛,也气绝身亡。史举人派人抬他回家。

    乔生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也没有什么悲伤。他走出村子,还希望见到连城一面。远远看见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路,行人络绎不绝,好像蚂蚁一样。乔生便也混杂在人群里。一会儿,进了一座衙门,恰好碰上了顾生。顾生惊讶地问:“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说完拉着他的手要送他回去。乔生叹了口气,说:“我有件心事还没有了结。”顾生说:“我在这里掌管文书案卷,很受上司的信赖。要是能够为你效劳,我一定绝不推辞。”乔生问连城在哪里。顾生便领着他转了几个地方,看见连城和一个白衣女郎,愁眉泪眼,在走廊一角席地而坐。一见乔生来到,连城马上站起来,好像很高兴,询问乔生为什么来到这里。乔生说:“你死了,我怎么能苟活呢!”连城哭着说:“像我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