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连城

    第14章 连城 (第3/3页)

忘恩负义的人,你怎么不唾弃,还以身殉情干什么呢?可是我今生已经不能和你结为夫妻,愿意发誓来生相报。”乔生便对顾生说:“有事你自己忙去吧。我很乐意死,不愿意再活了。只是麻烦你查一查连城托生到什么地方,我要和她一起去。”顾生答应着走了。白衣女郎问乔生是什么人,连城从头到尾讲了一遍。白衣女郎听了,也显得十分悲伤。连城告诉乔生说:“这是我的同姓姐妹,小名叫宾娘,是长沙史太守的女儿。我们是一路同来的,所以互相怜爱。”乔生看看那女郎,见她神情、体态都十分娇媚可爱。正想仔细询问,而顾生已经回来了,他向乔生祝贺说:“我已经为你把事情办妥了,马上就让小娘子跟你一起还阳,你看好吗?”乔生和连城都很高兴。

    两人正要辞别,忽然宾娘大哭着说:“姐姐走了,我回哪里去呢?求姐姐可怜,救救我,我情愿侍奉姐姐。”连城不觉十分凄然,但没有办法,便转过头来和乔生商量。乔生又央求顾生想个办法。顾生感到很为难,极力推辞,一再说不行。乔生苦苦哀求。顾生便说:“姑且大胆试一试吧。”去了有一顿饭的工夫,顾生回来了,摇着手说:“怎么样!我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宾娘听了,又悲伤地痛哭起来,紧紧地依偎在连城身边,生怕她马上就走。两人都很忧伤,却又无法可想,只好相对无语;看着那哀愁的面容,真令人悲伤不已。顾生把心一横,说:“请把宾娘带走吧。假如有什么罪过,我豁出去一人承担!”宾娘这才破涕为笑,跟着乔生出了衙门。乔生担心宾娘路途遥远,又没个做伴的。宾娘说:“我跟着你去,不想回家了。”乔生说:“你太傻了。不回家,又怎能复活呢?日后我来到湖南,只要你不避开我,那我就心满意足了。”正说着,刚好有两个老太太拿着公文要到长沙去,乔生就托她们携带宾娘到长沙,宾娘洒泪告别了。

    回家路上,连城走得很缓慢,每隔一里多路总要休息一次;共休息了十多次,才看见里巷之门。连城说:“重生以后,恐怕事情还会有反复。请你把我的尸骸要来,我就在你家还阳,就不会有反悔了。”乔生认为她说得有道理,两人就一块回乔生家。但连城还是忧虑重重,好像连脚步也迈不动了,乔生就停下来等她。连城说:“我走到这里,感到浑身无力,心神不定,我们的心愿恐怕不能实现,还得好好商量一下,不然的话,重生以后我们怎么能做得了主呢?”两人互相搀扶着,走进乔生家的厢房里,默默地坐了一会儿,连城笑着说:“你讨厌我吗?”乔生吃惊地问她为什么这么说。连城脸颊羞得通红,说:“我害怕不能如愿以偿,又要对不起你了。请让我先用鬼身来报答你吧。”乔生很高兴,两人你欢我爱,十分欢乐。但还是彷徨犹豫,不敢马上还阳,在厢房里寄居了三天。连城说:“俗话说‘丑媳妇终须见公婆。’在这里顾虑重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催促乔生走进正房。乔生才走到灵床,一下子就苏醒过来。家人非常惊异,拿了些汤水给他喝。乔生就派人请来史举人,请求他把连城的尸体送来,说自已能够让连城复活。史举人很高兴,答应了。刚刚把连城的尸体抬进屋里,一看,连城已经苏醒了。她告诉父亲:“我已经委身给乔郎了,再没有回去的道理。假如有什么变化,我仍然只有一死了之!”史举人回到家里,打发丫鬟去服侍连城。王化成听到消息,就写了状子告到官府里。县官受了贿赂,把连城判给王化成。乔生气得要死,但也无可奈何。连城来到王家,非常气愤,不吃也不喝,只求快点死去。屋里没人时,就把绳子悬挂在梁上。过了一天,连城更加疲惫不堪,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断气了。王化成很害怕,把连城送回史举人家。史举人又把连城抬送给乔生。王化成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办法,从此相安无事。

    连城康复以后,常常想念宾娘,想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因为路途遥远,去一趟很不容易。一天,家人进来禀告:“门外有车马。”乔生夫妻出来一看,只见宾娘已经来到院子里了。三人相见,悲喜交集。原来是史太守亲自护送女儿来的,乔生连忙请他们进屋。史太守说:“小女儿全靠你才得以重生,她发誓不嫁别人,现在我把她送来,以满足她的心愿。”乔生向史太守行了翁婿大礼。这时史举人也来了,和史太守共叙同宗之好。乔生名年,字大年。

    异史氏说:“对赠给自己一笑的知己奉献出整个身心,世上有的人认为这未免太傻了;那么为田横而自杀的五百人,岂不都是大傻瓜吗?其实这正是知己难得的可贵之处,是圣贤豪杰有感于心、中怀郁结而不能自我抑制的原因。但茫茫四海之内,哪里去寻找这样的知己呢,于是使极有文才的人,只得倾心于美人的一笑。真是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