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颜氏

    第21章 颜氏 (第2/3页)

,犹一身耳。君何福泽,坐享佳丽?”生曰:“面首三十人,请卿自置耳。”相传为笑。是时生父母,屡受覃恩矣。搢绅拜往,尊生以侍御礼。生羞袭闺衔,唯以诸生自安,终身未尝舆盖云。

    异史氏曰:“翁姑受封于新妇,可谓奇矣。然侍御而夫人也者,何时无之?但夫人而侍御者少耳。天下冠儒冠、称丈夫者,皆愧死矣!”

    [今译]

    顺天府有个书生,家境贫穷。遇上灾荒,跟随父亲来到洛阳。他天生迟钝,到十七岁时才写得出成篇的文章。但他仪表堂堂,善于说高雅的笑话,信也写得很好。见到他的人,不知道他肚子里没多少学问。不久,他父母相继去世,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在洛阳附近的乡下当塾师。当时村里有个姓颜的孤女,是名士的后代。她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活着的时候,曾教她读书,教一遍就能记住,不会忘掉。到十来岁,又学父亲吟诗。她父亲说:“我家有个女学士,只可惜不戴帽子。”父亲特别疼爱她,希望给她选个显贵的女婿。父亲去世后,她母亲坚持父亲的意愿,三年也没给她找到婆家,而母亲又去世了。有人劝她嫁个有才学的读书人,她同意了,但还没找到合适的。正好邻居的妇人走过院墙找她聊家常。这妇人用一张写过字的纸包着绣花线,姑娘打开一看,原来是那个顺天书生寄给邻居书生的一封信。姑娘反复读了几遍,很喜欢。那妇人看出她的心思,悄悄对她说:“这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美男子,和你一样孤身一人,年岁也差不多。如果你有意思,我吩咐我家那一位给你们撮合。”姑娘含情脉脉,不说话。那妇人回家,把这个意思跟丈夫说了。她丈夫跟顺天书生本是好朋友,就去告诉他,书生高兴得很。他有一个母亲留下的金鸦指环,就委托这个朋友送给颜氏做聘礼。择日成婚,夫妻如鱼得水,非常快乐。

    等到颜氏看到丈夫写的文章,笑着说:“你的文章跟你的容貌好像是两个人,像这样,哪天才能成名呢?”她天天鼓励丈夫攻读,严厉得如同师友。黄昏时,颜氏先点灯伏在桌上自己念书,为丈夫做榜样,听见三更鼓响才停下。这样过了一年多,书生的应试诗文相当精通了;可是两次应试,两次都落榜。功名不顺利,生活更困难,他想到这些,倍感寂寞,伤心地痛哭起来。颜氏呵斥他说:“你不是个男子汉,辜负了头上这顶帽子!假使我去掉发髻,换上帽子,取高官显爵,简直看作是拣根草棍一样容易!”丈夫正在懊丧,听了妻子这话,气呼呼地瞪她一眼,说:“闺房里的人,自己不到考场,就以为求取功名富贵像你在厨房里打水、熬白粥那么容易;要是帽子戴在你头上,恐怕也和别人一样!”颜氏笑着说:“你不要生气。等到下次试期,请让我换上男子的服装,替你考试。假如也像你一样落榜,就不敢再藐视天下的读书人了。”书生也笑着说:“你就是不知黄连的苦味,真该请你尝尝。只怕露了馅儿,叫乡亲街坊笑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