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宦娘

    第28章 宦娘 (第2/3页)

琴瑟之好,自相知音;薄命人乌有此福。如有缘,再世可相聚耳。”因以一卷授温曰:“此妾小像。如不忘媒妁,当悬之卧室,快意时焚香一炷,对鼓一曲,则儿身受之矣。”出门遂没。

    [今译]

    温如春出身于陕西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他从小就特别喜欢弹琴,即使是出外旅行,也总是琴不离身。有一次他到山西去,途经一座古庙,他把马拴在庙门外,想到里面歇歇脚。走进庙里,他看见一个身穿粗布道袍的道士盘腿坐在走廊上,一根竹杖斜靠着墙壁,道士身旁有个花布口袋,里面装着一张琴。温如春触动所好,不由得上前询问:“你也喜欢弹琴吗?”道士说:“喜欢。可就是弹不好,很想跟擅长弹琴的人学学呀。”于是从布袋里把琴拿出来递给温如春,温如春接过来细看,琴身的漆纹非常精妙,他用手勾拨一下琴弦,弦音清亮、激扬,非同寻常。温如春高兴之余,顺手弹了一支短曲。道士微微一笑,似乎并不怎么赞许。温如春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又弹奏了一曲。道士微笑着说:“也还不错,也还不错!可是还够不上做我的老师。”温如春由于道士说话的口气很大,就反过来请他弹奏。道士接过琴放在膝上,刚刚拨动琴弦,温如春就觉得有一阵和煦的春风拂面而来;道士又弹了一会,只见千百只小鸟纷纷飞来,院子里的树上都栖满了。温如春非常惊讶,就拜道士为师,请他传授琴技。道士反复弹了几遍,温如春侧着耳朵专心倾听,对那乐曲的节奏稍微有了一些领会。道士让温如春试着弹一下,又在旁边指正他不合节奏的地方。然后说:“你现在的琴艺在尘世间已经是没有对手的了。”从此,温如春精心练习,反复苦练,终于练成一手绝技。

    后来,在回陕西的途中,离家还有几十里路时,天已经黑了,又遇上倾盆大雨,连个投宿的地方也没有。碰巧路旁有个小村子,温如春快步走过去。他顾不得仔细挑选,看见有一个门,就急匆匆地跑了进去。进屋一看,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过了一会儿,一个姑娘从里面走出来,年纪大约十七八岁,长得像天仙一样。她抬头见是来了生客,便吃惊地走了回去。温如春当时还没有妻室,看到这位美丽的姑娘后,对她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又过了一会儿,一位老太太从里面走出来向客人询问来意。温如春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并请求借宿。老太太说:“借宿倒也没关系,只是没有床铺;如果不嫌委屈,就在地上铺些草,将就着睡一夜吧。”说完,老太太转身回屋,一会儿,她拿着蜡烛走出来,又把草铺在地上,对客人十分殷勤。温如春问她姓什么,老太太回答说:“姓赵。”又问:“刚才那姑娘是谁?”老太太说:“她叫宦娘,是我的侄女。”温如春说:“我不自量力,想攀附高门,结为姻亲,怎么样?”老太太皱着眉头,为难地说:“这件事我可不敢遵命。”问她是什么缘故,老太太只是说不好回答。温如春大失所望,但也只好作罢。老太太离开以后,温如春看见铺在地上的草又湿又烂,无法躺下歇息,于是端端正正地坐着弹琴,借此消磨这漫漫长夜。后来雨停了,温如春就连夜回家去了。

    温如春的家乡,有一个退隐家居的部郎官葛老先生,很喜欢和文人交往。一次,温如春偶然前去拜访,应葛老先生之邀弹琴。帘幕内隐隐约约好像有女眷在偷听。忽然一阵风吹起了帘幕,现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真是美丽极了。原来,葛老先生有个女儿,小名叫良工,很会填词作赋,她的美丽更是闻名遐迩。温如春不由得动了心,回家对母亲说了,就托媒人去葛家提亲。葛老先生因为温家已经衰落,迟迟不肯答应。可是良工自从听了温如春弹琴之后,心里暗暗倾慕,常常希望能再次听到那优美的琴声;而温如春因为婚事不成,灰心丧气,再也不登葛家的大门了。

    一天,良工在花园里拾到一张旧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惜馀春》词:“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刬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摈弃了!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良工将它反复吟诵了好几遍,心里很喜爱这首词。她把这首词带回房间,拿出华美的信笺,端端正正地抄了一遍,然后放在桌子上。过了一会儿,要再拿来看时,却已经不见了,心想大概是被风吹走了。恰好葛老先生从良工的房门口经过,拾到了这首词,以为是良工作的,又反感这首词的内容放荡,就把它烧掉了,不过,他不忍心怪责女儿,只想快点把她嫁出去。

    山东临邑县刘布政使的儿子正好托媒求婚,葛老先生心里觉得可以,但还是想亲自看看刘公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