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小翠

    第29章 小翠 (第2/3页)

衣履,赍送母所。及新人入门,则言貌举止,与小翠无毫发之异。大奇之。往至园亭,则女亦不知所在。问婢,婢出红巾曰:“娘子暂归宁,留此贻公子。”展巾,则结玉玦一枚,心知其不返,遂携婢俱归。虽顷刻不忘小翠,幸而对新人如觌旧好焉。始悟钟氏之姻,女预知之,故先化其貌,以慰他日之思云。

    异史氏曰:“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而身受再造之福者,顾失声于破甑,何其鄙哉!月缺重圆,从容而去,始知仙人之情,亦更深于流俗也!”

    [今译]

    王太常是浙江人。童年时,有一次他白天躺在床上,忽然阴云四起,霹雳震耳欲聋。一只比猫大些的动物,钻进来躲在他身下,转来转去不离开。一会儿,雨过天晴,那东西径直向屋外走去。他仔细一看,发现不是猫,这才感到害怕,赶紧呼喊住在隔壁房间的哥哥。哥哥听了这件事,高兴地说:“弟弟将来一定是个大贵人,这是狐狸来躲避雷劫的啊。”后来,他果然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从外任县令调入朝廷做了御史。

    王太常有个儿子名叫元丰,傻透了,十六岁还分不出男女雌雄,所以亲戚邻里都没有人愿意和他结亲。王太常也为此感到十分忧愁。一天,有个妇人领着个姑娘来到王家,自愿做王家的媳妇。看看那姑娘,脸上露出动人的笑容,真像个仙女。王太常很高兴,问她姓什么。妇人回答:“我姓虞,女儿名叫小翠,十六岁了。”王太常要和妇人商议聘礼。妇人说:“她跟着我连粗糠也吃不饱,一旦住进你这高楼大厦,有丫鬟仆人使唤,餐餐细粮鱼肉,她感到满意,我的心就得到安慰了,哪能像卖菜那样讲价钱呢!”王夫人高兴极了,殷勤地招待她们。妇人就让小翠拜见王太常和夫人,并嘱咐她说:“这是你的公婆,应该小心侍奉。我很忙,先回去了,过几天再来看你。”王太常叫仆人备马送她回去。妇人说:“我家离这里不远,不必麻烦了。”说完就出门走了。小翠看见母亲走了,一点也不感到悲伤和依恋,随即在梳妆盒里翻找绣花的图样。王夫人也挺喜欢小翠。

    过几天以后,妇人并没有来。向小翠打听她的住处,小翠也傻乎乎的说不出回家该怎么走。于是收拾了另外一座院子,让他们举行婚礼。亲戚们听说王太常拾了个穷人家的闺女做媳妇,都讥笑他;可是等他们看见了小翠,都无不惊叹,大家的议论这才平息下来。小翠不但长得漂亮,还很聪明,能揣摩公婆的喜怒哀乐。王太常夫妇对小翠的宠爱超越常情,可是他们心里却很忧虑,生怕小翠嫌弃儿子太傻;而小翠整天乐呵呵的,一点也不嫌弃。只是她很喜欢戏耍玩笑。她用布缝了个圆球,横竖乱踢来取乐,穿着小皮靴,一脚把布球踢出几十步远,哄骗元丰跑去给她捡球;元丰和丫鬟常常追逐着去捡球,累得汗流浃背。一天,王太常偶然经过,突然一个圆不溜秋的东西砰的一声飞来,正好打在他的脸上。小翠和丫鬟都躲藏起来,而元丰还连蹦带跑地去追那个布球。王太常很生气,捡起块石头向儿子扔去,元丰这才伏在地上哭起来。王太常把这件事告诉了王夫人,王夫人责备小翠,小翠低着头微笑着,用手指划刻着床沿。王夫人走了以后,小翠照样疯疯癫癫,跑跑跳跳,她用胭脂香粉把元丰涂成一个大花脸,弄成鬼怪模样。王夫人见了,十分生气,把小翠叫来责骂了一顿。小翠倚着桌子,摆弄着衣带,既不害怕,也不说话。王夫人无可奈何,就拿起棍子责打元丰。元丰大哭大叫,小翠这才变了脸色,跪在地上请求宽恕。王夫人怒气顿消,放下棍子走了。小翠笑嘻嘻地拉着元丰走进屋里,替他扑打衣服上的尘土,为他擦拭眼泪,用手抚摩他被打疼的地方,还拿出红枣栗子哄他吃。元丰这才破涕为笑。小翠关上大门,又把元丰打扮成楚霸王,或者打扮成匈奴王;自己则穿上艳丽的衣服,紧束细腰,扮作虞姬在帐下翩翩起舞;或者在发髻上插上雉尾,扮作王昭君,把琵琶弹得丁冬作响,满屋子都充满嬉笑声,天天都是这样。王太常因为儿子痴傻,不忍心过分责怪儿媳妇;就算听到了,也只好置之不理。

    跟他们住在同一条巷里的一个姓王的给谏,和王太常家只隔着十多户人家,但是两人向来关系紧张。这时正是三年一次对官吏进行政绩考核的时候,王给谏嫉妒王太常掌握着河南道监察御史的大权,就想暗害他。王太常知道了王给谏的阴谋,心里很发愁,可又想不出对付的办法。一天晚上,王太常早早地睡下了,小翠身穿官服,腰束玉带,打扮成吏部尚书的模样,剪了一些白色的丝绒做成浓密的胡须,又让两个丫鬟穿上青衣扮成侍从,偷偷骑马出门,对随从开玩笑说:“我要去拜访王先生。”他们骑马来到王给谏大门前,小翠又举起鞭子抽打侍从,大声地说:“我要拜访的是御史王先生,哪里是来拜访给谏王先生呢!”说完掉转马头回去了。回到家门口,守门人误以为真的是吏部尚书来了,忙跑进去向王太常禀告。王太常慌忙爬起来,穿上衣服出门迎接,才知道是儿媳妇在闹着玩。王太常非常气愤,对夫人说:“人家正要寻找我的过错,我们反倒把闺阁中的丑事送上门去,让他知道,我就要大祸临头了!”王夫人也很生气,走进小翠的房间,责骂小翠。小翠只是憨笑着,一句话也不辩解。打她吧,于心不忍;休了她吧,她又无家可归。王太常夫妇俩又是懊恼,又是怨恨,一整夜也没睡着觉。

    当时在任的吏部尚书权势显赫,他的仪容、风采、服饰以及侍从,和小翠装扮的不差分毫,王给谏也误以为真。那天晚上他三番五次派人到王太常大门口打探,直到半夜,还没见客人出来,便怀疑吏部尚书和王太常在密谋什么。第二天早晨上朝时,王给谏见到王太常就问:“晚晚吏部尚书到贵府上去了吗?”王太常疑心他讥笑自己,便红着脸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回答得并不爽脆。王给谏更加疑惧,便打消了陷害王太常的念头,从此还主动和王太常拉交情,奉承讨好他。王太常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心里暗自高兴,可是又背地里嘱咐夫人,要她劝小翠不要再这样做了;小翠笑着答应了。

    过了一年,吏部尚书被罢了官,恰好有人捎一封私人书信给王太常,送信的却误投到王给谏家。王给谏十分高兴,他先托一个和王太常有交情的人去跟王太常借一万两银子,王太常拒绝了。王给谏就亲自来到王太常家。王太常赶紧寻找官服,准备出去会见他,可是官服怎么也找不到:王给谏在客厅等了很久,不见王太常出来,以为是有意怠慢他,气哼哼地正想离开,忽然看见元丰身穿龙袍,头戴皇冠,被一个女子从门里推出来。王给谏大吃一惊;但随后又满面堆笑地抚摸着元丰,脱下他的龙袍,摘下他的皇冠,拿走了。等到王太常急急忙忙走出来时,王给谏已经走远了。等听到出了这件事,王太常吓得面如土灰,大哭着说:“这媳妇真是祸水啊!不久我们就要有灭门之灾了!”于是和王夫人拿着木棒去找小翠。小翠早就知道了,她把房门关好,任凭公婆大声责骂。王太常气极了,拿起斧头就砍门。小翠在房间里笑着对他说:“公公不要发火。有儿媳妇在,就是刀劈斧砍,也由我一个人承当,一定不会连累公公婆婆。公公现在这样做,是想杀掉儿媳妇灭口吗?”王太常这才住了手。

    王给谏回去以后,果然上疏直陈,揭发王太常不守王法,图谋造反,并说有龙袍皇冠为证。皇上吃了一惊,连忙查验证据,一看,皇冠原来是用高粱秸心做成的,龙袍则不过是一块破破烂烂的黄色包袱皮。皇上认为王给谏是诬陷王太常,很生气。又把元丰召来,看他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就笑着说:“这样的人也可以做天子吗?”于是下旨把王给谏交付三法司审理治罪。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