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廖家祠堂

    第46章 廖家祠堂 (第2/3页)

兄弟们在坟前回忆师父在世时,大家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下山后,几位师兄弟一起聊天,大碗喝酒,然后免不了要舞棍弄拳一番,大家一直玩到夜深才休息。

    次日,廖春雷辞别众位师兄弟,准备先去石板滩镇廖家祠堂祭祖,然后送许嫦娥去成都。

    廖春雷到廖家祠堂后,先去拜见族长廖家华,然后在族长引领下,来到祠堂供奉先辈的灵位前,拜祭了廖氏八代祖宗。

    清朝乾隆年间,湖广填四川时,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省百姓西迁入川,部分人员来到石板滩居住,这里开始逐渐兴盛。

    廖氏先祖曾在鸦片战争中,积极参加广东三元里抗英斗争。

    鸦片战争失败后,遭到清军的抄捕。

    后来廖氏先祖辗转逃到四川,在成都东大街石柜台的“廖剪刀”舍下寄居。

    过了两年迁到石板滩安家定居,在镇上开设土布染坊营生。

    廖氏家族发展壮大后,在石板滩镇修建了廖家祠堂。

    石板滩镇,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之间的丘陵地带,为川北古道的重要驿站。

    镇上先后建有玉皇阁、观音庙,以及广东会馆和湖广会馆等,逐步发展成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石板滩附近常有土匪作乱,为了防盗保家,场镇上习武之风盛行。

    晚上,族长廖家华召集廖春雷的伯伯、叔叔和部分族人来喝酒。

    席间,廖春雷给大家讲自己在山东参加义和团,率众杀洋鬼子和清兵的故事。

    族人们早已对洋人和腐败的清朝政府恨之入骨,齐声称赞廖春雷的英雄壮举。

    原来,清朝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清廷为偿付洋人巨额的赔款,加重了对各地民众的压榨,致使民怨沸腾。

    四川省每年分摊赔款二百二十万两白银,地方官吏以各种名义把赔款分摊到农民身上,使得苛捐杂税层出不穷。

    四川今年又遭遇大旱,石板滩镇百姓颗粒无收,很多人食芭蕉根、榆树叶、草根等充饥。

    而官府仍加紧摊派赔款,增旧税、加新税,逐级贪污搜刮,致使农民对洋人和清朝政府的仇恨与日俱增。

    全川乡村发生了吃大户,抢粮和抗摊派赔款的斗争。

    石板滩廖家主要靠手工染织业糊口度日,可是,苛捐杂税压得廖家的土布染坊难以为继。

    族长廖家华告诉众人,自古以来官逼民反。

    邻近的资阳县,农民揭竿而起,在李钢中和刘自强的领导下,成立了红灯教。

    凡加入红灯教的信徒就不上粮,不纳捐。

    大家打富济贫,把有钱人的粮食拿来给大家分。

    红灯教贴出“灭清、剿洋、兴汉”的揭帖,号召百姓烧教堂、杀洋人、杀贪官,抗捐抗税,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

    廖春雷听到“刘自强”三个字,心想莫非是山东义和团那个刘自强,那我一定要去拜访他。

    廖春雷认为,现在四川有很好的“反清兴汉”基础。

    心想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轰轰烈烈地大干一番,彻底推翻腐败的清朝政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