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日引星明 第一章 惧死亦死之

    第一卷 日引星明 第一章 惧死亦死之 (第2/3页)

名为白龙山的小山头上,只有这一座供奉着武帝像的小观,长久以来不过是个七境明虚境的老头儿,带着五男两女七个弟子,一共八个人日复一日勤勉修行。

    在这片充斥着上古仙人传说,修行大能甚多,妖兽灵怪皆有的神州土地上,不过沧海一粟罢了。

    小小一座白龙山莫说在这神州土地上不算什么,只说在这大齐国境内都没有太多人知晓,而像大齐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包括其在内也共有五个之多,更不用说林林总总的山上宗派,那更是数都数不过来。

    只说那些闻名整片神州土地的,都不止双手之数能数得过来的,怕是翻上一翻才勉强能够……

    方才那位被少年唤作三师兄的年轻人,便是这座籍籍无名小山头的山主第三弟子,名叫尤常兴。

    另一位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少年,则是三年前山主老头儿外出游历时,从那条离白龙山不算太远,起源于大周国,绕道穿过整个大齐国奔腾入海的见澜江畔捡回来的。

    如今三年过去了,当初捡回来后悠悠转醒的少年,虽然个头拔高了不少,但直到现在也仍是没想起任何关于自己的过往,就连“楚云辞”这个名字,也是当初名叫姚京山的山主老头儿无奈之下根据那块玉牌唤的。

    而他的修为,亦如记忆一般毫无起色,一如三年前那般,停留在三境练气境,就连比他晚入门的小师妹都在不久前成功迈入了四境养虚境。

    倒不是说楚云辞天赋奇差,而是因为随着记忆的封存,他原先修行的功法也想不起来了。

    虽说“气”无定性,但每个修行的人也都知道,“气”可定性,在这道佛儒武四种之中,一旦定性其一,再想转修其它三种,虽说不会麻烦到练不成,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若是其它境界,不管是高是低都还好说,只要不是在三境练气境,都可通过各种方法转修。

    唯有练气境,气刚刚定性,只能先按部就班的修至养虚境再通过壮大的魂魄虚识来内观灵气,抽丝剥茧的慢慢壮大新“气”,消融并替换旧“气”。

    若是旧“气”没能被替换掉,那就相当于占着茅坑不拉屎,新的功法就运转不通,从而导致无法继续修炼。

    至于废去修为重修,倒也不是没人这么做过,只是除去那些不幸因散气而伤及经脉不能再修炼的,剩下那些重修之人,每每修至三境,体内的真气总会有一部分,不知不觉间又化为先前那股定性之气,阻碍新气运转……

    而这一情况,也被修行之人称之为:“既定何根,便生何气,根未剥尽,气亦再生……”

    所以,楚云辞只能尴尬的停留在练气境,每天靠山主老头儿教他的功法吸引一些天地灵气来洗涤锤炼身体,并温养拓宽经脉。

    虽说每次都不能完整运行下来增加体内真气,但楚云辞还是锲而不舍的坚持了三年。

    “轰!”

    一声巨响,打破宁静的深夜。

    流光散去,裂成蛛网纹的地面上爬起一个男子来,原本洗得发白的长衫上布满血迹,一张脸在嘴角一抹鲜血的对比下苍白的吓人。

    男子顾不得抹去嘴角的鲜血,便欲急忙往尤常兴和楚云辞的住所去。

    听到这声巨响,小观里包括尤、楚二人,一共五名弟子都早已纷纷匆忙裹上衣襟往这边聚来。

    “小师弟!功法在师父的储物囊里!”

    “常兴!快!快通知师弟师妹们逃!”

    男子语气异常焦急,两句话刚说完忍不住咳了几声,嘴角渗出更多血来。

    话音刚落,五人便已齐聚小院落。

    “大师兄,逃什么?你怎么伤的这么重?”一名容貌同尤常兴几分相似的女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