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讨教

    第二十一章:讨教 (第2/3页)

一身缟素的女孩面无表情,捧着看来极沉的衣冠匣,一步一步如踏在人心之上,由城外而入。

    韩济再不说话,望向远处的城门,和远去的人。

    六月二十九,袁隽慢慢踱着步,走进“阔别”十日的国子监,今日有韩济的课。

    “安平公主,总算肯现身了?”韩济到得很早,在通往崇志堂的必经之路上等着袁隽出现。

    “先生今日这么早,又是特意在等安平吗?”袁隽不禁想,这么个才能出众又执着的人,怕是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吧,难怪前世的萧凌会信任倚重他。

    “安平公主不上值、不修书,成日里出城骑马玩耍,可急坏了不少人。”两人所到之处,在旁指指点点的国子监属官和国子学学生皆不少,韩济倒是不甚在意,只是出言提醒袁隽。

    “圣上没有催我修书,祭酒大人、司业大人没有责我旷值,要他们急什么?”袁隽声音朗朗,又引了不少人侧目。

    “公主这番话颇有些‘仗势欺人’的味道。”

    “若不欺人,又怎让人知我所仗何势、势有多大?他日若一个不慎,就要得罪了安平身后之人,届时又该如何?呵!先生,安平这是在救人,行善积德。”

    韩济看着身前义正辞严的少女,无奈地笑,忽又见其转过身来郑重行礼:“先生,堂上见!”心道:这丫头,很难被欺负了!

    韩济今日讲的全是大楚与辽常年起摩擦的西北边地之事,袁隽清楚知道,这堂课就是为了讲给她听的,心里又对韩济能如此为达目的而手段频出起了些敬意。课毕,袁隽故意特别磨蹭,有些不想再听韩济旁敲侧击、循循善诱,怕一不小心就要着了道把事情应下来。忽闻一阵喧嚣,有人闯进崇志堂,大声喊着:“安平公主可在?文昌侯府任重,特来讨教学问。”

    堂内瞬时静了下来,韩济重又坐下。任重见韩济不走,率先行礼道:“韩先生好!任重可扰您讲学了?还望先生不要怪罪。”

    “无妨。已经散学,不过想瞧个热闹罢了。”韩济老神在在地看向袁隽。

    任重循着韩济视线看见了隐在角落处的袁隽,快步堵上前:“任重见过公主。”

    “你就是文昌侯家那个擅长术数的小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