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重生到情满的四合院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1章:重生到情满的四合院 (第1/3页)

    赤日炎炎似火烧,街边槐树半枯焦。

    下棋老者频擦汗,群众围观把扇摇。

    华夏,京城,1965年8月8日,下午三点。

    十来名群众或蹲或站着,在胡同里的槐树荫下,围观两位老者下象棋。

    很容易就从下棋者的神态上,辨别出棋局的进展。

    坐在马扎上,穿着白色大背心的老者,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后,从身边的地上端起一个大茶缸子。

    把茶缸子盖打开,他吹了吹了茶叶沫子,得意地说:“交枪吧,别死扛着了。”

    光着膀子坐在对面小板凳上的老者,毫无疑问已经“占据”了下风。

    这老者接连用手抹着额上的涔涔汗水,仍然盯着棋局的眼神,已经显得很呆滞。

    十五岁的宋晓宝,迈步出了院墙门牌上写着“40号”的,情满四合院的门槛。

    从人群边经过时,他听到围观群众或者唉声叹气,或者出言埋怨落败老者。

    许大茂手里的扇子不停地摇着,撇着嘴角不屑地说:“祁大叔,刚才您听我的把象飞起来,就不至于被对方的炮打着了。嘚,现在被打了闷宫儿,没辙了吧?不听劝啊!”

    光着膀子的老祁,刚要辩解几句,突然捂着胸口说不出话来。

    现场顿时发出一阵惊呼,随即响起何雨柱的喊声:“这是天热加着急造成的!快去找个三轮车,送祁大叔去医院!”

    现场一片慌乱,许大茂正要抽身离去,被何雨柱及时喊住:“许大茂,不是你拱火儿,祁大叔不至于立马躺下!”

    许大茂连忙要辩解几句,再听何雨柱不耐烦地说:“赶紧吧!去胡同口修车铺那儿借辆三轮车,麻溜地帮着把祁大叔送医院!”

    许大茂只得心里带着一百个不乐意,嘟囔着“这礼拜天歇的”,快步走去胡同口。

    忙着送走老祁,围观群众纷纷慨叹:“玩不起就不应该玩儿,千万别逞能。”

    三轮车响着急促而清脆的车铃铛声远去,宋晓宝觉得手心里冒了汗,把左手拿着的一团彩色塑料绳抖了抖。

    一个塑料绳编的网兜,就此展现了出来。

    换在右手里拎着,他继续向菜站走去。

    魂穿在一个少年的身上,宋晓宝重生到这里已经几个月了。

    在末世与丧尸的大战中,他因为队友的配合不力而阵亡。

    大院里的何雨柱说得对:我都替你们想,你们谁替我想了一会儿?——这句话,不由得不让宋晓宝对他产生一些敬佩和同情。

    绰号“傻柱”的何雨柱尚且知道这些,更别说重生的宋晓宝了。

    再说什么都没用,他只想安好地度过今生。

    原身初中毕业后,因为家贫而来投奔京城的亲戚聋老太太,要留下找个工作。但因为体弱多病,他死在了半路。

    宋晓宝接管了原身的外貌与记忆,成为了聋老太太唯一的远房侄外孙。

    之后,他以顶替聋老太太亲属岗位的名义,进了有几千名职工的红星轧钢厂。他在老家的户口等身份证明关系,也都调进了京城。

    其它工作不合适,他被安排在职工食堂做了一名厨工。

    领头的是何雨柱,还有他的徒弟马华等人,以及刘岚。

    简单的工作环境,同事们的相处平淡如水,虽然也时常有暗流涌动。

    倍加小心是应该的。无论是情满的四合院中,还是嘈杂的轧钢厂内,宋晓宝都不想参与什么纠纷。

    因为他对于生活目标的要求,并不高。

    太多的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花不出去也是件愁人的事。

    这个时代的物价较低,每月的实习工资十六元五角,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