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章 (第2/3页)

,这是认识世界、把握人生的最好的方法。

    本章是对道的境界的描述,表明人的正确思想是来源于道的。大道蕴藏着世界万物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奥秘,识破了这些奥秘,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觉悟了,也就具备道德了。这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老子的朴学是觉悟学。

    觉悟是人生的根本追求,觉悟才能使人类返朴归真。觉悟与道德的关系:觉者觉道,是就境界而言;悟者证德,是就意识而言。

    觉是心灵的苏醒,自我具有了心灵的境界,才能醒悟现实世界。人生应历经三个境界,一是梦的境界,二是现实境界,三是道的境界。

    梦的境界是自我完全睡眠以后出现的境界,具有不自觉性、非逻辑性的特点。

    道的境界是自我完全清醒时作的

    “梦”,具有自觉性、主动性、逻辑性的特点。它是以联想作为信息检索机制的,但是,道的境界是有层次的,是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外到内的,自我境界处于哪个层次,才能检索哪个层次的信息。

    道的境界的出现,是人的思维能动性、创造性的具体体现。所谓觉悟,就是从一种境界体悟另一种境界,悟透了也就觉醒了。

    常人缺乏道的境界,只有梦的境界,而梦的境界是虚幻不实的,无法捉摸的,于人生无益。

    置身于现实境界中的人,只能以物观物,以有识有,永远不能把握真理,悟透人生。

    因此,人生也就是迷惑的、痛苦的。具有道的境界的人,以道境代替梦境,以本质印证现象,以大道印证现实,从而彻悟人生,彻悟宇宙真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只有跳出现实的境界,进入道的境界,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认识现实。

    一个觉悟了的人,就是具备了道德的人,就是解脱了名利的羁绊不为名利所累的幸福的人。

    道德功就是觉道悟德的功夫,觉悟的唯一方式就是修炼道德功。【证解故事】道作为一种能为人们所观照、所体验、所认识的存在,它只是一种在顷刻间照彻一切,而又倏忽即逝的心理意象。

    这样倏忽即逝却又照彻一切的心理意象啊,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心灵中观照到它的生动的模样,也可以在自己的心灵中体验到它的真切的实质。

    它有如一种深远神秘的理想境界,人们置身于其中可以享受到世界万物的精萃,可以体会到至真至切的美好幸福。

    经历过这种境界的人,会对道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境界有着绝对的信念。

    古时候交通不便,人们要去一个稍远的地方总是困难重重,而现在,人们可以凭借种种便利的交通工具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甚至地球都缩小为一个村庄。

    也正因为交通的便达,获得信息的便利,使得人们在选择人生之路的时候,就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自脚下延伸出去的道路有千条万条,纵横交错,但大多数人都对这些路视而不见,在他们眼中路只有一条。

    所以,他们认为要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是有着一个标准的。因为这个标准,他们制定出这样的人生之路:孩提时代,要学钢琴、学书法、学舞蹈、学种种的技能;在学校里要考试考第一,看各种各样堆积如山的参考书;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之后,还要努力拿到各种证书,参加各种实践;毕业以后要进入一家大企业,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结婚,为着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努力工作,所以要参加各种令人生厌的酒会、应酬;然后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按照这个标准走下去。

    可是,这样的人生真的就是所谓的成功吗?不见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说:“考试能拿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因为考试是解决别人解决了的问题。我所认识的20世纪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拿诺贝尔奖的,几乎没有在学校考第一名的,考最后一名的倒有几位。但这些人都能挑一个题目,根据客观情况认定这是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为了这个,其余的东西都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那就是成功之道要适合自己。我们看当今社会上那些功成名就者,那些寻找到适合自己人生之路的人,他们所走的路往往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正确的、正常的、标准的路。

    在网上有一个笑话,说:“辍学,一定要辍学!从小学辍起,不然没前途!爱迪生,上学时间才3个月;富兰克林,上学时间才3年;要是上到大学才辍学,顶多就只能是个比尔·盖茨了。”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就像老子所说的,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为什么小学毕业的爱迪生成了发明大王,在学校成绩很差的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退学的比尔·盖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