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五章 (第1/3页)

    【原文】有物混成[1],先天地生。寂兮寥兮[2],独立而不改[3],周行而不殆[4],可以为天地母[5]。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6],强为之名曰大[7]。大曰逝[8],逝曰远,远曰反[9]。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10]。域中[11]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2]。【注释】[1]物:指

    “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2]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3]独立而不改:形容

    “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4]周行:循环运行。

    不殆:不息之意。[5]天地母:一本作

    “天下母”。母,指

    “道”,天地万物由

    “道”而产生,故称

    “母”。[6]强字之曰道:勉强命名它叫

    “道”。[7]大:形容

    “道”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8]逝:指

    “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状态。[9]反:另一本作

    “返”。意为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原状。[10]人亦大:一本作

    “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11]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12]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译文】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

    “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

    “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

    “道”,而道纯任自然。【解析】现代物理学,包括(超)弦理论在内,都是研究关于有形态的

    “物”的。但是,老子却注意到了

    “物”在造成形体之前有一个过程,并专门去研究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

    “非常道”。所以,不妨把老子的研究称之为

    “前超弦理论”。有了老子的理论作为基础,超弦理论才有可能完善起来。

    要注意的是,本章暗含了一个

    “我”的因素,而文字上的表述都是关于

    “我”的逻辑思维的结果。老子这里所说的

    “天地”指的就是

    “我”所处的环境,也许可以大致理解为我们今天所指的太阳系的范围。

    而老子这里所说的

    “物”,指的是宇宙的初始态。老子便将这初始态称之为

    “道”。

    “道”的不断发展被称之为

    “大”,

    “大”的继续发展被称之为

    “逝”,

    “逝”的继续发展被称之为

    “远”,

    “远”的继续发展被称之为

    “反”。

    “大、逝、远、反”的动态是由

    “我”的位置而被反映出来的。老子这里是用

    “大”作为宇宙整体的代称,而道、天、地、人都处于

    “大”的领域之中,成为不同层次上的现象。低层次受高层次的支配和左右。

    所以,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道,道受制于宇宙的逻辑定律

    “箭头‘一’”。当人懂得了

    “箭头‘一’”的时候,就等于是理解了宇宙的本质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这是老子于道境中对微粒子的直观和体悟。

    “有物混成”,指道是由微粒、信息、能量以及它们的结构、关系、状态等要素组成的统一体。

    “先天地生”,说明

    “混成”之物是化生天地的母体,同时也体现出混成之物所具有的的特性。

    特性之一:“寂兮寥兮”。寂静无声,空旷无际,表明道具有静和虚的特性。

    特性之二:“独立而不改”。独立存在,始终如一,不为一切外来势力干扰而改变本性。

    表明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