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八章 (第1/3页)

    【原文】上善[1]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2],故几[3]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4]善仁,言善信,正[5]善治[6],事善能,动[7]善时[8]。

    夫唯不争,故无尤[9]。【注释】[1]上善: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

    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

    “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2]所恶:所不喜欢的地方。恶:讨厌、不喜欢。人恶卑下,《论语·子张》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儒家力争上游,老子与之相反。

    [3]几:差不多,几乎。[4]与:施与。[5]正:通

    “政”,为政。[6]治:治理。[7]动:行动,动作。[8]时:合乎时宜,随着时势。

    [9]尤:怨尤,过失。【译文】最高之善仿佛水。水令万物繁盛地生长,却从不与它们竞高下,争长短。

    它总是安身立命在众人所不愿去的低洼地,这种品格才最接近于道。有道的圣人必须效法水的品德:居处适应于任何地方;心如止水;待人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由于不争,所以永远不会出现差错。【解析】水有十德(善):[1]水择安静无事无争之地:不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