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天志[1](1)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二章 天志[1](1) (第1/3页)

    【原文】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

    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2],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而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者为然,虽处国亦然。

    处国得罪于国君,犹有邻国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

    不可不慎矣!谁亦有处国得罪于国君而可为也!此有所避逃之者也,相儆戒犹若此其厚,况无所逃避之者,相儆戒岂不愈厚,然后可哉?

    且语言有之曰:焉而晏日,焉而得罪,将恶避逃之?曰:无所避逃之。

    夫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然而天下之士君子之于天也,忽然不知以相儆戒。

    此我所以知天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也。【注释】[1]天志:即天的意志。

    [2]所知识:相识之人。【译文】墨子说:“现在天下的士大夫、君子们,只知道小道理,而不知道大道理。”怎么知道这种情况?

    从他处理家族中的事情就可以知道。如果处理家族中的事务得罪了家长,还可逃避到相邻的家族去。

    然而父母、兄弟和亲戚朋友,彼此相互警戒,都说:“不能不引以为戒,不能不谨慎呀!哪里有生活的家族中间而可得罪家长,那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不仅处理家族事务是这样,即使处理国家事务也是这样。

    如果处理国家事务得罪了国君还有邻国可以逃避。然而父母、兄弟和亲戚朋友,彼此相互警戒,都说:“不能不引以为戒!不能不谨慎呀!哪里有生活在一个家而得罪国君在那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这是有地方可以逃避的。人们还如此告诫又何况那些没有地方可以逃避的呢?互相告戒难道不就更加严重了吗?而且俗话说”光天化日下犯了罪,能逃避到什么地方去呢?

    回答是:“没有地方可以逃避”。即使是茂林深谷幽境之处,上天神目如电,能看清天下所以的幽隐。

    天下的士大夫,君子疏忽上天而不知道相互劝戒,因而只知道小道理不闻大道理。

    【原文】然则天亦何欲何恶?天欲义而恶不义。然而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义,则我乃为天之所欲也。

    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然则我何欲何恶?我欲福禄而恶祸崇。

    然则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不义,则我乃为天下之所不欲也。我为天下之所不欲,天示为我所不欲,则是我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祸崇中也。

    然则何以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曰: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然则天欲其生而恶其死,欲其富而恶其贫,欲其治而恶其乱。此我所以知天欲义而恶不义也。

    曰:且夫义者,政也[1]。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是故庶人竭力从事,未得次已而为政[2],有士政之;士竭力从事,未得次已而为政,有将军、大夫政之;将军大夫竭力从事,未得次已而为政,有三公诸侯政之;三公、诸侯竭力听治,未得次已而为政,有天子政之;天子未得次已而为政,有天政之。

    天子为政于三公、诸侯、士、庶人,天上之士君子固明知;天之为政于天子,天下百姓未得之明知也。

    故昔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欲以天之为下政于天子,明说天下之百姓,故莫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