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天志[1](1)

    第二十二章 天志[1](1) (第3/3页)

天意而得到赏赐的;从前三代的暴王——桀、纣、幽王、厉王,这此时是违反天意而得到惩罚的。”既然如此,那么禹、汤、文王、武王为什么得到赏赐呢?

    墨子说:“他们所做的事,对上尊敬上天,在中敬奉鬼神,在下爱护人民。所以天意说:‘这就是对我所爱的,他们兼而爱之;对我的利的,他们兼而利之。爱护人民的以此为最广泛了;有利于人民的以此为最重要了’。所以上天使他贵为天子,富甲天下,使后代子孙得利,相伟而称颂他们的美德,教化天下百姓,人民到现在还受人称道,称他为圣王。”既然如此,那么桀、纣、幽王、厉王得到惩罚又是什么缘故呢?

    墨子说道:“他们所做的事,对上辱骂上天,在中辱骂鬼神,在下残害人民。所以天意说:‘这是对我所爱的,他们分别憎恶之,对我所处的,他们交相残害之。憎恨人民的以此为最广泛了;残害人民的以此为最严重了’。所以上天使他们不得寿终正寝,一世而殁而不能使子孙继业。到现在还留有”暴君的恶名。

    【原文】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然义政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多诈者不欺愚。

    此必上利于天,中利于鬼,下利于人。三利无所不利,故举天下美名加之,谓之圣王。

    力政者则与此异,言非此,行反此,犹倖[1]驰也。处大国攻小国,处大家篡小家,强者劫弱,贵者傲贱,多诈欺愚。

    此上不利于天,中不利于鬼,下不利于人。三不利无所利,故举天下恶名加之,谓之暴王。

    子墨子言曰:“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2],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侯[3],下说列士,其于仁义,则大相远也。何以知之?曰:我得天下之明法以度之[4]。”【注释】[1]倖:为

    “偝”字之误,同

    “背”。[2]度:量。圜:音

    “元”,同

    “圆”。[3]说:音

    “税”,游说。[4]天下之明法:指天志。度之:衡量士君子的言论。

    【译文】顺从天意的,就是仁政;违反天意的就是暴政。那么仁政应怎么做呢?

    墨子说:大国不攻打小国,大家族不掠夺小家族,强者不强迫弱者,主者不傲视贫贱者,狡诈者不欺压愚笨者。

    这样一定是上有利于天神,中有利于鬼神,下有利于人民。有这三处,就无所不利。

    所以将天下最好的名声加给他,称他们为圣王。然而对于暴力政治却与此不同:他们的言论不是这样,行动跟这个相反,犹如背道而驰。

    处于大国地位的攻伐小国,处于大家族地位的掠夺小家族,强者强迫弱者,高贵者傲视贫贱者,狡诈者欺压愚笨者,这上不利于天神,中不利于鬼神,下不利于人民。

    有了这三处,那就什么也谈不到了。墨子说道:“我们有了上天的意志,就好象制车轮的有了圆规,木匠有了方尺。轮人和木匠拿着他们的规和尺来量度天下的方和圆,说:‘符合二者的就是对的,不符合的就是错的。’现在天下的士君子的书籍多得载不完,言语多得不能尽计,对上游说诸侯,对下游说有名之士,但他们对于仁义,则相差很远。怎么知道呢?回答说:我得到天下的明法来衡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