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劫难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2章 劫难 (第1/3页)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名人辈出;既然名人辈出,那名人轶事与名胜古迹自然也多,为后世留下无数佳话。在封建王朝,放眼整个南方,在各方面能与杭州媲美的唯有江宁,在历史地位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元1880年,江宁城外不远处,一个从杭州骑马赶来的中年男子,在马上的还有他的儿子,由于中年男子是行伍出身,性格比较豪迈,故而不喜欢坐轿。来到一座山前,便抱着他儿子下马。只见其相貌庄严身材魁梧一身锦衣绸缎,而右手却牵着一个身穿粗布的三岁小男孩往山上走去。

    望向不远处的江宁城,这个中年男子心中无限感慨,在他的身后是一座坟墓,坟墓里埋葬的是他的父亲,他刚刚祭拜完,回想起十六年前的那一幕,悲痛之情无以复加,尽管过去了十六年,尽管他已饱经沧桑,眼泪仍然从他脸庞滑落,只片刻,就泪流满面。旁边小男孩被他的这般模样吓到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由于中年男子过于悲痛,忘记了他的儿子还在身旁,随即擦干眼泪蹲下身子,一双厚重的手掌轻轻地放在他儿子的肩膀上,说道:“风儿,男儿有泪不轻弹,把眼泪擦掉。”一个刚刚哭过的人教导着一个正在哭的人别哭,树上的鸟儿似乎很有灵性,哈哈、哈哈地叫了两声,完全不顾这男人的悲伤。

    小男孩才三岁,连话都还说不全,当然不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意思,但“把眼泪擦掉”还是听得懂也做得到的。小孩子的好奇心那是无穷的,随后就稚声嫩气地问了一个问题:“爹,你为什么哭啊?”

    这下好了,刚刚哭过一场的中年男子被他儿子的这句话又带回了十六年前的那个场景,不过这次他强忍着泪眼。

    十六年前,1864年,江宁城外。这个中年男子名为李耀,当年二十四岁,是曾国荃手下一将领,担任统领职务,其父李昭远为曾国藩幕僚。李昭远李耀父子是江宁人,1864年7月19日,那一天曾国荃率军前赴后继拼死攻击江宁城,三日后,城破,屠城。其父深感愧疚,自刎而死。李耀得知噩耗,如天崩地裂,眼前故城被屠,身后其父自刎。自此极其痛恨曾国荃曾国藩二人,无心为其卖力,在将其父安葬好之后,便离军而去,此后在杭州创立一番家业,颇为富裕。

    往事悲哀,李耀每次回想都悲痛不已。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李耀抱着他儿子往山下走去。

    下山时遇见一道人,这道人对着他父子笑了一下,这道人大约四十来岁,身长七尺,相貌清瘦,长须飘飞,面容和蔼,看着极为亲切;一袭黄色道袍,手拿拂尘,目光柔和却给人一种深邃无边之感,真是仙风道骨。

    这道人遂与李耀父子有一面之缘。

    江宁虽是李耀故乡,却也是他此生最大的痛苦之处,他不愿进城,在城外的山上祭拜完父亲之后就往杭州而去。路经一处山林时,看到眼前层峦叠嶂,气象万千,高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