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篇 扶眉战役纪念馆

    第六十七篇 扶眉战役纪念馆 (第2/3页)

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说完老人的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流下。

    看完了铝制剃须刀架盒他走到了一封家书的前面,这封迟到的家书背后也隐藏着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家书背后的主人公是赵存仁,在扶眉战役中他任1兵团2军4师11团政治委员,1914年出生于山西省崞县,九一八事变后,他听到父亲被杀害,母亲气绝身亡的消息后,一心想着报仇,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定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大道,1949年6月12日,扶眉战役金渠围歼战打响了,赵存仁同志冲锋在前奋勇杀敌,两次负伤不下火线,最后因流血过多光荣牺牲,在赵存仁同志牺牲之际,师部捎来妻子林霞蘸着血泪写成的家书:存仁夫君,贵体近安,你我夫妻一别十二载,书信全无,我日夜在思念着你,我有满肚子的话想对你说,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难诉完,你参加这样的好军队我就放心了,咱家的仇就能报了,我能遇上这样的好政府,不再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生活苦点没啥,只要能吃饱穿暖不受气就谢天谢地了,望你胜利归来相会在延安。

    黎明已上识字班,孩子亲亲爸爸,祝你啥都胜利,妻,林霞,1949年4月18日。

    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然而这封蘸着血泪写成的家书,赵存仁同志却没能看上一眼,无法感受妻儿对他浓烈的思念之情,无法知道他所牵挂的一切,就这样这封迟到的家书成为战士永远的遗憾。

    之后他看到了一支通体乌黑、锈迹斑斑的钢笔,它的主人是1兵团2军6师18团独立营营长栗政通,1937年,只有14岁的栗政通在父辈们的影响下毅然决然地入伍参军,临走前,父亲从衣兜里掏出一支钢笔递给他,并嘱咐他说:“既然你选择了革命这条路,不管以后有多么艰苦都要坚持,不管以后走到哪里,记得给家里来封信,别让我们惦记。”话音未落父亲的眼眶湿润了,告别了家人,14岁的栗政通怀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奔赴前线,每次战斗结束后,他总会拿出父亲赠送给他的那支钢笔在照片背后写下自己的心声:“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1949年6月,扶眉战役金渠围歼战打响了,栗营长带领战士们向马家山制高点发起连续冲击,越过河沟跨过塄坎冲上山坡,枪声如炒豆般响成一片,身旁不断有自己的战友倒下,毫不夸张地说每一寸前进的道路上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栗营长没有丝毫畏惧,他脱下军装裹住机枪奋勇当先冲上马家山高地,丧心病狂的敌人见状后架起机关枪连续扫射,子弹密集的像雨点一样飞了过来,栗营长不幸中弹倒下了,他下意识地伸手去够自己的双腿,想要试一试是否还有知觉,能不能站起来继续战斗,但由于伤势过重,他的腹部以下已经血肉模糊了,多次挣扎爬起又多次倒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无力地从上衣兜里掏出那支钢笔和照片,交给战友花玉春,并嘱咐说:“你告诉李教导员,我不行了,现在我把这支队伍带的能打仗了,叫他好好领导光荣的完成战斗任务,我牺牲了不要紧,中国还有四万万五千万同胞,革命一定会成功的。”就这样看着飘扬的战旗,年仅26岁的栗营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最后他看到了一副破旧的支前马鞍,这副支前马鞍的主人是运输队的副队长赵栋学,1949年7月,在扶眉战役中,赵栋学被任命为支前运输队的副队长,他赶着自家的牛车,拉着粮草和弹药穿行在枪林弹雨中,最心爱的老黄牛在运输途中累死后,他又推上独轮车,坚持把弹药运到前线,返回时还冒着危险驮回一名伤员,使其得到及时的救治,在攻克扶风县城的战斗中,赵栋学识大体,顾大局腾出家里的房子给解放军住,还让出自家的牛舍,使军马入槽,并将家中不多的粮食和饲料送给了部队。

    1949年7月12日,是扶眉战役罗局阻击战打响的日子,战斗异常激烈,当时敌人看见我军截断了其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