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金匮之盟

    第十八章 金匮之盟 (第3/3页)

名。”

    “行了!”赵光义不耐烦地打断,“你那点儿小花样有个屁用,圣上是打算从内库掏自己的钱,让宫里的造作监负责营建,工部和御史台能说得上话?”

    年轻谋士悻悻闭嘴。

    此时,一个年老的谋士开了口,苍老的声音缓缓在密室中回荡:

    “哪有老父不怜子?圣上这也是怜惜自己的儿子,想让儿子住得体面舒服些而已,并非就是动了立储的心思。”

    “父母之爱子,莫过如为之计深远,为儿子做长远考虑。”

    “让儿子历练本事,而不是给儿子盖新房子,才像是在为儿子做长远考虑。”

    “所以,老朽以为,王爷不必为此小事忧虑焦燥。”

    赵光义听完,大笑起来,笑容十分欢畅。

    ……

    就在晋王赵光义与手下谋士密议的同一时刻,一个高大魁伟的身影,正在福宁宫的寝殿中徘徊踱步,正是大宋天子赵匡胤。

    此刻,赵匡胤眉头紧锁,忧思满腹,脑海中回想起“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是母亲杜太后临终之时,让他和光义、廷美兄弟三人立下的,交代未来大宋皇位继承的一份秘密盟约,放在宫中的一个金匮(金柜)里。

    盟约中写明,在他驾崩后,大宋皇位由赵光义、赵廷美两人兄终弟及,依次传袭,最后再由赵廷美传回到他自己的儿子赵德昭手中。

    母亲杜太后是这份盟约的提出之人,以及主持者。

    杜太后是觉得,赵匡胤能够取得天下,就是由于周世宗让幼儿继位,假若当时在位的是年长的皇帝,天下就落不到赵匡胤手中,

    因此,杜太后要求赵匡胤汲取周世宗的教训,在百岁之后传位于二弟赵光义,这样国家就有了年长之君,是社稷之福。

    赵匡胤答应了母亲,并且立下了誓约,由宰相赵谱在场见证,并且记录了下来。

    这便是“金匮之盟”的由来。

    这份盟约的存在,正是赵匡胤如今已经虽然年过五旬,却迟迟没有正式册立储君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