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先秦炼气士

    第五章 先秦炼气士 (第2/3页)

雨的气息,李嫣然沉醉于这山水之间。

    众人边走便感叹,就像是红楼刘姥姥进大观园。

    哥,这里是皇家园林,怎么会有一个兵谏亭呐?李嫣然不解问道。

    事情是这样的,据历史记载: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蒋总统携夫人来西州,以游山玩水为名,实则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总统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镐京,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镐京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兵谏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这就是兵谏亭的由来,萧南娓娓道来。

    哇,哥你懂的好多啊!李嫣然一脸崇拜,俨然成了小迷妹。

    萧南心里美滋滋,飘飘然,谁说学历史系没用的,可让萧南一阵臭美。

    众人又在华清池游览了约莫一个小时,期间,嘻嘻闹闹,而萧南则被众女看作为全能短工,既要给她们拍照,又要给她们拎东西,还要回答他们稀奇古怪的问题,萧南也是深感疲惫,但也无可奈何,暗自发誓下次绝对不和女生出来逛街,就是一苦力命。

    皇陵离华清池并不远,不过十公里的路程,众人搭车不多时便到了,在车上萧南则是小睡了一会,实在是累了,众女则一路叽叽喳喳。

    不远处便是皇陵,人还未到,众人就已经感受到了皇陵的宏伟、壮阔,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迎面扑来,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相传,古人把墓地的选择和后代子孙的福运联系到了一起,而始皇帝的梦想,便是将这个自己一手建立的大帝国千秋万世的传承下去。因此,始皇帝对于墓地的选择更是非常重视。然而,他之所以把墓地选在骊山脚下,根据北魏时期郦道元的理解,是这样的:“始皇帝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可见始皇帝对于墓地的选择特别强调阴阳调和,阴阳互剂,从风水角度分析,宝地皆具阴阳,可造福千秋万代。

    据史料记载,始皇帝横扫六合,使天下归秦,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功盖三皇五帝,自称始皇帝。

    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互相碰撞。当时的人民普遍认为,长生是存在的,始皇帝为了能永存世间,以保大秦江山永固,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寻修仙问道之法,二是寻找长生之药。

    于是在始皇帝的皇权之下,涌现出一大批练气士,也就是后来的道士。

    史料记载:道教初步形成于上古轩辕黄帝(前2717—前2599年)时期,正式建立于东汉末年祖天师张陵(34年—156年)立教,以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

    在秦朝之前,修炼道教的人不叫道士,叫做练气士。秦朝之后,炼气士的称呼也逐渐转变,成了后世我们所称呼的道士,也有人称其方士。

    在先秦,人们相信人的身体有无尽的潜能,而气就是每个人体内所拥有的的能量。而炼气就是将体内能量为自己所用,而隔空打牛,意念控物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也出现在其中。

    据了解,在春秋战国以及之前的朝代中,许多人都在意“气“的修养,人们相信坚持求己问道,最终将会白日飞仙,长生不老,而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