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各有新意的磨合

    第十八章 各有新意的磨合 (第2/3页)

,我们也已经在制作当中了,我们这边即使人少,也不会耽误进程的。那我想再具体问一下,如果就针对学期中研学来说,现在已经有具体校区了,那请问我们两支团队,该如何对应去划分呢,比如是请您来安排每个团队分配到几个对应校区去做吗?”

    姚总点了点头,“目前我是想先这样试试吧,确认10-11月做学期中研学的校区名单,前两天刚沟通好,当时你没在,我就安排郑老师他们先开始做几个地方了。这个不是让他们先挑哈,孙老师你也别介意,正好那几个校区,他们有现成的产品能关联上。一会我把其他几个校区发给你,孙老师你先看看,如果没什么问题,直接开始就行。”

    孙晗也不便多说什么,心里默默也在思考着,无论如何,还是先看到分配给自己这边的校区名单再说吧,希望别再出什么问题就好......看完了姚总发来的分配校区名单,果然不得不再次进到总经理的办公室。

    孙晗迎面直接说:“姚总,您发来的校区名录我看到了,有个问题跟您再商量下。”

    姚总抬头,微笑着称好,“好啊,进来孙老师,你直接说就行。”

    孙晗:“姚总,我记得您刚才说确认做学期中研学的校区,今年10-11月里一共会有6个,但是您刚才就发了我2个校区啊,这个想再问下您还是。”

    姚总连忙说:“哦,孙老师,这个啊没发错哈,是这样的,一共有6个校区确定了是没错,但是郑老师那边毕竟人多啊,外加他们只是把现成的产品更新下就行,但你这边人少,又面临全新产品内容,工作量明显要大,所以我才先给你这边安排2个校区。”

    孙晗微笑着先感谢了下,但依然试图据理力争,“姚总,首先是团队内的人数多少虽然有对比,但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外加前面几个月我们的工作状态和完成情况,您也都知道,这方面我个人感觉完全不是问题。再有时间对大家来说都是一致的,您提到郑老师那边只需要简单更新,这个我反倒认为是各自对内容端的态度和面对学校的把握程度,才会导致内容研发的难易,理论上只要更新了,就会费时费力,并不存在很容易很快速的事情。”

    孙晗直视的目光如炬,继续说了下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郑老师那边未必会省时省力的可以赶工出来更多的数量,除非是质量上可能未必会精益求精,当然了,除非是校方有相关的需求,或者说毕竟我也还没看到他们的现有产品,也可能真的是关联性太高,的确不用花太多时间。但我个人还是希望您能重新考虑,我觉得若是平衡数量的状态,我们也一定是可以承担的。”

    姚总也微笑着继续,“孙老师啊,我知道你在海外很多年,包括上海那边,可能都是讲究要竞争啊之类的,但是咱们这吧,我也不是要让你们相互竞争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