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理念的冲突再起

    第三十四章 理念的冲突再起 (第2/3页)

授课类执行,最好直接启用学校里的主科目的老师,授课是他们的所长。而生活类执行,我建议最好是启用学校里的副科目的老师,实在人员不够,那么也可以对外招聘临时工。”

    听到这里,姚总首先提了疑问。“那徐博士的意思是,咱们内部做课程的人,都不需要参与执行期间了吗?”

    “姚总,我建议,至少他们不要再做授课类的执行,毕竟他们不具备校本课程老师的执业背景,在经过培训的前提下,也许可以适当考虑做生活类的执行。”

    孙晗本想针对这个问题,马上进一步沟通,刚一开口却被张总挡了回去。“孙老师,你稍等一下哈,咱们还是先听徐博士说完吧。”

    “另一点呢,是我跟孙老师沟通时,听到孙老师说,她要求做课程的人和做市场的人,都要进行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这个步骤,我说的直接点啊,孙老师你别介意,我觉得这没有必要做重复性的工作吧。”

    姚总不置可否的样子,却转向了郑老师。“郑老师,你那边有这个情况吗?你是做课程的人来做这个,还是让跑市场的人去做呢?”

    郑老师连忙笑着回复:“我这边情况可能跟孙老师还不太一样,我们更多是针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良更新,暂时没遇到过完全从0开始的研发,所以这个步骤,对我们来说,不是必要的。不过呢,我也比较支持徐博士的观点,一对一,有针对性的去做就可以了,没必要两类人员同事都做同一件事吧。你说呢,孙老师?”

    孙晗微微皱了下眉头,“那天跟徐博士聊的时候,时间原因,没有展开去说,可能有些不清晰的地方吧,我解释一下。我之所以要求做课程的和做市场的,同时去做这件事,是因为职能不同,侧重点不同。比如做课程的会去比对产品内容、亮点的提炼,而做市场的更看重客户反馈、尤其是种种数据,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是重复性工作,而是同一个团队里不同职能人员之间的一些联合协作,最终得出一个更完善的结果。”

    姚总马上又开始笑着打起了太极。“哎呀,你们都是有各自的道理啦,这个我倒觉得不是问题,这是团队内部的事,孙老师还是你来主要负责就行了。当然了,也很感谢徐博士提出来,多个建议、多个方向嘛,大家还能多延展着思考下。”

    张总也笑着打岔,“是啊,姚总说的是,谢谢徐博士的建议还是,孙老师啊,你自己把握就行了。那徐博士,你觉得还有其他要改善的情况吗?”

    不等徐博士回复,孙晗插了句话。“不好意思啊张总,刚才徐博士说了两点,针对另一点,我也想再继续跟大家聊聊看。”

    徐博士倒是很坦然的样子,“哦哦,好哒,那还是先请孙老师继续聊啦。”

    “首先,我觉得徐博士提到由主科或副科的任课老师做执行,我个人认为这属于理想情况,这关联到调动学区去配合、尤其是要调动那么多的老师都要去配合,一个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