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八千对十万?!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八千对十万?! (第2/3页)

州黄巾军在初平三年归降曹操时,上距黄巾军主力被镇压时隔8年之久,在这8年中,屡遭官军与各地士族豪族武装攻击,如果他们没有相当强悍的战斗力,如果真的是青州兵是一群乌合之众,那么他们早就垮了,哪里能坚持8年之久?再者,青州兵是曹操从百万青州黄巾军中“收其精锐者”编组而成,这个战斗力绝对非同小可,况且人数众多,更有曹操这个大军事家指挥,哪里会被区区吕布军队一举击溃?

    不过,把视线从《三国志·武帝纪》移开,考量一下黄巾军的来历就不难理解了。首先,黄巾军并非普通的为生存揭竿而起拼死一搏的农民起义军,这支声势浩大的义军是有鲜明、崇高的政治目标——推翻东汉指引的。黄巾军在起义之初就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斗争口号,这支军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推翻摧毁那个朽烂的东汉政权。换言之,黄巾军是反汉的,不管是黄巾军主力,还是剩勇犹存的黄巾军残余,他们与那个朽烂的,只剩下空壳的东汉政权是不共戴天的死敌。作为黄巾军残余的青州黄巾军对于反汉也是毫不含糊的。所以,尽管青州黄巾军投降了曹操,但是,对于曹操这个东汉的高官还是心存疑虑,对于曹操的拥汉的政治立场是绝对对立的!他们并不想为曹操拥汉的政治主张拼命。所以,与吕布甫一接战就溃散奔逃是情理之中。

    如果说青州兵与曹操的政治主张是隐伏着,未见文字表述的话,那么,汝南黄巾军在官渡之战中,坚定的站在反汉的袁绍一边,那就是个最明确的硬证据!

    这支农民军队还有一个特出之处,他们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太平道作为精神纽带。所以尽管黄巾军在主力部队被镇压下去后,黄巾军余部——青州黄巾军仍能在更加在严苛的生存环境中才会屡打不垮,从不离散更不溃散。这个特出之处也正是青州黄巾军愿意归降曹操的一个最要紧的原因。因为黄巾军的这个太平道宗教就有道家思想的浸润,这个宗教的圣书——《太平经》就是黄老道家学说下移民间的产物。而曹操一家是有道教信仰传统的,有这个宗教认同,所以,青州黄巾军尽管屡被官军、士族、豪强的武装攻击,但是唯独选择曹操做依托。类似的事件,在张鲁投降曹操上更可以看得出来。张鲁一家创立的“五斗米”教也是道教的一个支派,也因为曹操一家有道教信仰传统,所以,夹在曹操与刘备之间的张鲁选择投降曹操。

    从政治立场上考量,黄巾军的反汉立场无疑与曹操的拥汉立场绝对冲突,但是,从宗教信仰认同来讲,曹操与黄巾军又有共同语言,那么就很难一分为二的说清曹操与青州兵的关系了:合不来(政治立场),离不得(宗教信仰)。也似乎是因为这种说不清的,极微妙的关系,尽管青州兵在开初不为曹操效死力,却也没有背叛曹操的举动;而曹操对于青州兵也是持一种宽大包容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