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乘风而起九万里 第3章 结庐而居

    第一卷:乘风而起九万里 第3章 结庐而居 (第2/3页)

    新建的茅草土屋比不得高门大院富丽堂皇,但偏偏胜在清幽安逸,远离俗世纷扰。

    在草庐四周打下八杆阵旗后,一座简单的迷踪幻阵就布置完成。

    这种阵法能够起到简单的困敌、警示作用,防得住误闯此地的凡人,挡的了擅入其中的野兽,但却拦不住那些心怀不轨的散修。

    换个说法便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简单地用碎石垒起一圈石头篱笆,陆玄身披落日的余晖,远眺那奔腾而过的山间湍流。

    近乎镜面般光滑的崖壁在夕阳的照射下,如同黄澄澄的铜镜,给人一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感觉。

    于此地静修,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数日之后,年关的脚步愈发临近,阴云密布的天空似乎正在酝酿一场风雪。

    陆玄盘坐在藤床之上,即便是早已寒暑不侵,但依旧如同一个凡人升起了火堆。

    随着草庐的烟囱飘起袅袅青烟,在这片天寒地冻的冬日山林中,他也算有了一处温暖的安身之所。

    金乌西沉,一轮朦胧的月影出现在阴云之上。

    屋内,懒散的陆玄被火光照映地微微发热,手中正把玩着当日那尊驷驾车马玉雕。

    “难不成,这是个样子货?”

    这东西除了在第一次接触外,无论他后续如何摆弄,也不见丝毫动静。

    哪怕是他尝试了许多方法,也加大了真气注入的量,可依旧是一副老样子。

    久久没有进展的陆玄觉得或许是时机未到,也或许本就如此。

    有些不甘心的他捣鼓了许久,才勉强压下纷杂的念头。

    静下心来的他这才发现,屋外不知何时已经朔风萦绕。

    怅然若失之际,孤身一人的陆玄心有所感,提笔在桌案上写下几行诗句: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半生愁来半生苦,伶仃寄处炉火寒。】

    书罢,自嘲一笑的陆玄推开草庐房门,涌入屋内的寒气驱散了炉火的暖意。

    伸出左手的他掌心虚握,感受着掌心微凉的雪花,喃喃道:“又是一年呐!”

    ……

    有道是“山中无岁月”,偏独居一隅的陆玄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再回首已然是春去秋来。

    此时,漫山的枫叶已经是染成了火红之色,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可谓是秋高气爽。

    浅酌一口葫中灵酿的陆玄面色微醺,斜依竹榻的他淡看院中枫叶上下纷飞。

    葫中新酿的灵酒香韵绵长,甘甜清冽的同时,更兼安神、补气的功效。

    这小半葫灵酒量虽然不多,但也是他半年来的修行成果之一,其酒方的上一任主人,正是躺在他储物袋中的褚兴谷。

    不过,你若是小瞧了这半葫芦灵酿,那就真的大错特错了。

    窖藏条件、酿制手法、药材性状,但凡前后有丝毫差别,所配置出来的灵酿都会以失败告终。

    满打满算,半年前埋入地窖的百十只葫芦,最后酿成的也不过三葫,其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灵酒一线入喉,面色陀红的陆玄眼中似乎有雾气蒸腾,飘飘欲仙之感油然而生。

    可恰恰就在此时,守护草庐的迷踪阵却是传来了强烈的示警波动,也打断了这股“微醺”带来的惬意。

    “有人?不对!”

    眉头皱起的他放下手中酒壶,坐起身来的他冷着脸驱散了体内的酒意。

    平白无故被坏了心情的他心中十分不愉,加上对方在阵法中一顿搅和,用以维持大阵的灵石也在快速消耗。

    顺着这家伙的来处望去,数道凌厉的气息紧随而至。

    恍然间,陆玄也大致明白了此人慌不择路的缘由。

    感受着阵中之人愈发躁动的气息,冷哼一声的他索性挥袖撤去了迷阵。

    “追杀吗?”

    随着迷雾散去,闯入大阵的罪魁祸首也露出了真容。

    有道是相由心生,从对方尖嘴猴腮的相貌来看,定然不是什么老实之人。

    然而,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有些超出陆玄的预计。

    浑身透出一股贼劲的驼背男子蓄着两撇八字胡,眼珠咕噜一转,张口就开始哭嚎,神态极其夸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