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晋国前传 第1章晋国前传 第2节 改唐为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章 晋国前传 第1章晋国前传 第2节 改唐为晋 (第1/3页)

    唐叔虞去世后,其子姬燮继位,史称晋燮侯。晋燮侯将唐国都城迁至翼城,并改国号为晋,这便是晋国的来历。

    晋国的第一任国君虽然是晋侯燮,但其基础却是唐国,所以我们要说唐叔虞是晋国的始封君。

    不过,唐国却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约一千六百年后,同样在晋地太原有一个伟大的李氏家族,他们后来夺取了全国政权,所建立的王朝便叫唐朝!想必也是熟读了晋国以前的这段历史吧。

    但是晋燮侯为什么要闲得蛋疼搞迁都、改国名这样的一反常态的事?在晋燮侯当政唐国时期,唐国可谓是多次替周王朝分忧,立下大功。

    尤其是其父亲唐叔虞受封至唐地,把一块相当难管而且曾经造过反的边陲之地,建设得风生水起,有力拱卫了周王朝,可谓是诸侯履职之典范,所以受到了周天子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唐叔虞时期的晋国,与周王室的关系那是非常铁。史料记载,由于唐国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公元前1032年有人居然发现种植的水稻中出现了两禾共秀的现象。

    什么意思?就是两禾生在不同的田亩上,结果却合生一穗!

    禾苗生在不同田亩上,最后长到一块去了,难道这两根是苗坚强?或者说有特异功能,居然从各自田亩上朝着同一个方向点靠拢,终于合二为一,最后长出一根稻穗?

    一直没弄明白,但有一种可能是存在的,那便是相邻的两根禾苗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后长到一起去了,并且只长出一个稻穗。

    不去研究这个了,反正这可了不得,两苗共穗,这叫嘉禾!

    在古代,人们往往把一禾两穗、两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生长异常的禾苗称为“嘉禾”,被视为五谷之长。这可不是一般现象,毕竟当时杂交水稻还没有嘛,所以这在当时被视为非常祥瑞之事。

    天降此等祥瑞乃国之大事,唐叔虞不敢怠慢,便将此嘉禾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