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回〗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五回〗 (第1/3页)八王在法场上救下了杨家父子,都给派到文德殿偏殿里边去待茶,自己和潘洪一同上殿,早有黄门官禀告给当今天子雍熙帝,二帝心里一惊:这皇侄儿是早不回晚不回……偏偏在这个时候回来?心里头犯嘀咕,眼看着老丈人先进来了,八王紧紧跟随,来到殿前,一起见驾。潘洪进来,什么都不敢说啊,叩头交旨。方才追魂炮已经响过了,皇上跟金殿里也听见了,现在一看,老丈人前来交旨——啊?真的都杀了……唉,谁叫你们忒莽撞,竟敢打死三国舅?老相爷,你对朕又是说书戳点我,又是要破口大骂,骂我是桀纣昏君……可惜呀!哎?令公呢?老相爷呢?别真给宰了哇?有心问一句,看潘洪不抬头看自己,也不好意思问,怕八王借这个话头找茬儿。
潘洪闪身在一边,八王也交旨,先把今日放粮的事交代了一遍,然后八王就说了:“叔皇万岁,三关口的报急本章可说是一日紧似一日,今天本就是武庙的大祭之日,你我叔侄二人……理应前往降香举祭才是,不知叔皇您眼下可有什么国事缠身?”二帝觉得很奇怪,我杀了你的妹丈,你居然不跟我提这个茬儿?那可太好了,我正巴不得能赶紧走呢,要不待会儿监国老王都来了,跟我要人我可够受的,“好,皇侄,不是你提起,朕还真疏忽了,你我可立即摆驾武庙!来呀!”还是大总管崔文来应声,“去把武庙举祭所需要的香烛、牺牲等物件儿都备办好了,赶紧送到庙中,朕与皇侄即刻就到。”“遵旨!”八王额外找补了一句:“各位大人还请偏殿待茶,少时从武庙回来还有军机大事相商。”
那么武成王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座庙里供着咱们中国头一代武圣人姜太公,每年的春、秋两季,皇上和亲王必须得临幸武庙降香行祭礼。姜太公在唐朝玄宗时候被封为“武成王”,专门儿为他立庙尊奉,和孔圣人相匹,还把张良列为亚圣,和孟子相对,后来又把十位历代名将列为武圣十哲在庙中配享:东面左手边是齐国贤相管仲、吴国大将孙武、燕国的昌国君乐毅、蜀汉丞相诸葛亮、唐朝的英国公李勣,哎,也就是《隋唐》里的徐茂功;右手边是齐国大司马田穰苴、越国的相国范蠡、西汉淮阴侯韩信、唐朝的卫国公李靖和汾阳王郭子仪。安史之乱以后经颜真卿奏请,史馆议定加名将六十四人,到宋朝开国以后,删改为六十一位,加一块儿就是七十二名将,像什么白起、孙膑、吴起、田单、廉颇、李牧、邓禹、冯异、吴汉、马援、关羽、张飞、周瑜、陆逊、韩擒虎、贺若弼、秦叔宝、尉迟恭到郭子仪……都一一塑起真身。有一出戏叫作《游武庙》,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以后,带着刘伯温游览武成王庙,到了庙里一看,把赵云、王伯当给摆在庙门口儿,就问老道这是为什么。老道刘伯温就说了,赵云当年曾经在长坂坡前逼死了糜夫人,王伯当愚忠于李密,不肯忠心扶保大唐,所以历代帝王将这二位的塑像移到了庙门口儿。朱元璋急了,像赵子龙、王伯当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岂能如此对待哪,给挪进去!又转了转,嗯?瞧见庙里头的伍子胥、韩信和张良了,张良逃离朝堂,岂能配得上亚圣之尊?伍子胥鞭尸,韩信背主,都不成,给挪下来!尤其是张良这个人,忒鸡贼啦,江山定鼎他就蔫儿溜啦,罚下来!刘伯温一听,坏啦,这是警告我呢,我不能再混了,回家化装成老道,逃出了南京城。这是古代在武庙传说之中最出名的一段故事。
那么大宋开国,赵匡胤下诏专门重修武庙,请来了书画的名家把历代名将的图形画于墙壁之上,自己时常来临幸观看,很喜欢这个地方儿。后来每次出兵征伐,就命监国的五王请出监国五宝金刀、银钺、铜锤、铁鞭、锡杖,外加两位老阴侯一同举祭行礼,后来这个规矩就定下来了,凡是出兵征伐之前,皇上和五王必得到武庙举祭。八王和二帝俩人儿一路乘着龙辇,有说有笑,就到了武成王庙了,早有太监、武士把庙里庙外把守好了,前边儿是崔文领着路,叔侄俩就进了武成王大殿。八王进来一看,嚯,好一座昭烈武成王的殿宇,比我的露华殿不差,我爸爸是真够舍得花钱的。一路走过来,叔侄俩从武圣人姜太公开始,管仲、乐毅、孙武、张良张子房、孔明……一位一位地把香烛给上上,垂首拜祀。哎,就这么一直沿着殿廊,把东西两厢的名将都一个一个地拜完了。八王跟这儿假装糊涂,“哎呀,今日儿个真是劳累叔皇了,您看七十二位历代名将咱都拜祭完了,该起驾回宫了吧?”“唉,皇侄差矣,还有本朝功臣阁没去上香呢,走,从这条路走,就在后院。”哦……八王心说我就怕你不去,你抖这个机灵儿今日儿个就好办!
叔侄俩转到了后一进院落,嘿!好大一座高楼,门额牌匾上写着“功臣阁”,二帝就跟小八王说:“当年你爹太爱这座武庙啦,总是看着这些位历朝历代的名将就是看不够,请人把五代以来的名将也画了这么一座偏殿,像什么李存孝啊、王彦章啊、高思继啊,画着画着,他就想我何不把本朝名将也来一座呢,就建起来这么一座功臣阁,效仿唐朝的凌烟阁,将本朝的开国功臣都一一图绘于壁,打开庙门,谁都能进来观赏,叫老百姓也能瞧瞧咱大宋朝开国功臣的真容!嗯……后来叔皇我登基以后,也往里边儿加了不少的名臣勇将。走,我带你好好转转,此处也得上香才是。”小八王就跟着二帝登上了功臣阁,进来一看,先瞅见当间儿一扇堆绣的屏风,上手这儿绣着老主爷亲笔给题的词儿“九王八侯扶宋室”,下手绣着二帝给后补的一句,是“十七春秋定江山”。从头前儿开始,一位一位的图画底下叫小太监拿搭甩给扫扫土,有已经不在人世的给上点儿供品就算是行了礼了,因为里边还有一半儿的人还在世,画像挂在墙上,并不设香案烛台之物,敞儿开的,在这儿只是叫皇子、王孙们时时来观赏图画,知道这江山来得不易。
顺着走进来,头一位王爷的画像就是老山王杨衮,当年赵匡胤在汾水河畔给老千岁打了担保了,我保你杨家做我赵家江山的王侯第一家儿,所以功臣阁里头老山王就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