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回〗

    〖四回〗 (第2/3页)

奸臣陷害。兄弟五个里边只有王朴看破红尘,回到了师父的石窟寺里陪伴师尊。杨继业在金锁关和高怀德哥儿俩对花枪败阵,羞愧难当,正好遇见云游天下的王朴,把他给带到武周山来见师父,金刀禅师晚年重开山门收了最后一个隔辈儿的弟子,把杨继业留在了山上,悉心传授他正宗的金刀刀法。有一天杨继业在武周山山麓游玩,沿着武周川之水逆流而上,无意间发现几座隐秘于深山峭壁之间的佛龛石窟,一时好奇,攀登山崖探石窟,等钻到石窟里边一看,别有洞天!原来是当年北魏皇室的藏宝洞,里边珍奇瑰宝无数。杨继业对别的东西没看上,就看中了这口刀和当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一套耀日黄金盔、含星锁子甲,自己高高兴兴地穿戴着盔甲,拿着九环大刀就回石窟寺了。金刀禅师和王朴一瞧就愣了,杨继业把来龙去脉这么一说,师徒二次再来探石窟,说来也巧,刚到石窟洞口,山崩地裂,全都掩埋不见,仅余碑记刻石一片。金刀禅师仔细一读碑记,哈哈大笑,“徒儿啊,看来这就是你的造化,这口刀就是为师的远祖天王大单于赫连勃勃当年平天下、统万城的宝刀,叫作九环金背神锋刀,举世无双。”老禅师最后又把家传的几手压箱底儿的刀法传给了杨继业,这口刀就归了令公了。后来杨继业到卧龙坡拒战晋王赵匡义,战败了高怀德,算是挽回了面子。潘洪出了个损招,叫六十四员猛将车轮围战令公,杨继业只把宝刀抡开,削断众家将官的兵器,威震宋军。所以老主爷恩收杨家将以后,头一件事儿就是把这口宝刀封为定宋神锋,为监国五宝之首。

    书归正文,五宝齐聚大庆朝元殿,可就热闹了。从开国封了五宝以来,这五样儿东西就还没聚齐过,今天凑到一块儿还是头一回,群臣可是开了眼啦。贺后一见五宝已经聚齐,就把老主爷的圣旨念了一遍,什么意思呢,就说这五样宝贝是大宋朝的镇国至宝,五宝齐出,必得监国五王一起到场,执此五宝,可行监国大权。什么大权呢?可以上监君旨,下整朝纲,大小官员,一律监管督政;如有君不正、臣不忠之嫌,可以废储黜君。多么厉害,可以跟皇上对着干!真的有这么大的权力吗?呵呵,当然没有,假如说皇上想翻脸不认账,这个圣旨就是废纸一张。到后来,五帝神宗在位,有奸臣设计陷害国母,忠良老臣为了解救陆氏国母和太子慈云,尚书寇元请来监国五王定国王杨文广、东平王高勇、靖山王呼延庆、汝南王郑彪、平西王狄龙和佘老太君上殿谏君,结果五帝神宗皇上就翻脸了,把五王囚禁在天牢,陆国母终究没能逃脱罹难。这是后话了,可是今天,来宣读圣旨的是二帝自己尊为皇太后的贺后,自己的亲皇嫂,尤其是旁边还站着一位小八王,手里捧的金锏,不比这五样儿东西差,上打昏君,下打谗臣,那是我自己封的。就说皇嫂拿的这个圣旨,我找个借口说它是假的,先帝的这个茬儿我可以不理,但小八王的这个锏可就是我封的了。我自己封的我要是不承认,将来谁还肯给我卖命?所以今天,雍熙帝还算是聪明,没有耍横的,起身离开龙墩,恭恭敬敬地听着,听完了望空一拜,表示接了先帝的遗诏了,满朝文武都得跟着一起拜,“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帝雍熙天子还座以后,问皇嫂贺后:“这么说,皇嫂您今天召集五王五宝上殿,是要强逼朕收回旨意啦?”言下之意,先甭管先帝的遗诏上怎么说,你们臣子几家儿联合到一块儿拿着这些样儿家伙在我脸前儿晃悠,说句难听的,你们这就是违逆犯上!“哎呀万岁,打死我们也不敢,强逼二字实在是无从说起。五宝齐聚只是想请万岁您三思而行,您要杀的这两个人那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身犯国法的,该斩就斩,当杀则杀,谁也无权包庇,王法之下没有情面好讲。可是如有冤情在内,当此国家用人之际,草草绑缚午门就行斩刑,臣等皆以为不妥,故聚齐五宝,恭请圣上揣度裁夺。”你看,贺太后多会说话,我们不敢逼你,我们只是来提醒你,这么就把他们哥儿俩杀了,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哎呀……皇上再看左右,是潘仁美一党的官员都躲到人身后去了,老贼也找不着了,不知道闪到谁后边去了。自己是进退两难,非要杀人,今天我要是非杀不可,这些位就得砸了我的金銮殿。雍熙天子左思右想,一时难以决断。如果不杀,今天回去后宫里潘娘娘非得跟我闹翻天了不可,我应付不了;可也不能太不给老皇嫂面子了,尤其是那位陶三春,我也惹不起。当面难下台,这个可如何是好呢?

    小八王一看,时候差不多了,得给皇上一个台阶儿,要不然,两边儿都这么僵着,陶老太太哇呀呀一闹,把万岁爷逼急了,一耍横的,这哥儿俩的小命保不住,名臣宿将纷纷离散,大宋江山也就难保了,侧身说:“叔皇啊,可能您还忘了一件事儿。”“哦?皇侄,你提醒提醒?”“叔皇,今日是三月二十九,乃是十斋禁杀之日。”“哦?哎呀,皇侄你不提醒朕,朕还真给忘了。”什么叫十斋禁杀之日呢?过去那年月,不是说想哪天杀人动死刑就行的,必须得看日子、看时辰。比如说这一天里头,您要宰人,午时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