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京师保卫战(3):虚晃一枪

    第73章:京师保卫战(3):虚晃一枪 (第2/3页)

兵马,浩浩荡荡往蓟州而来

    四万关宁军已经进驻蓟州城,袁崇焕终于松了口气,这才向朱由检上书:

    “臣驻蓟州,定当奋力阻截,不令虏越蓟西一步!”

    袁崇焕信心满满,王立还是在担心:京畿地区的地形,实在太开阔了!

    若是皇太极绕过蓟州直奔京师,袁崇焕就相当被动了!

    追与不追,都对明军不利!

    然而,王立提出这个问题,袁崇焕却淡然一笑,似乎成竹在胸!

    连番追问,袁崇焕始终不愿多作解释!

    王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再不敢留驻蓟州,匆匆回京复命了。

    此时的朱由检,正在焦头烂额,王立不想触他的霉头。

    但,又想了解京师一带的布防!

    毕竟,皇太极有六万兵马,袁崇焕才四万!

    而且,能跟八旗军硬刚的,只有六千“铁骑”,六千轻骑!

    其余的步卒,只能在城上看热闹了!

    如果,皇太极以优势骑兵封锁京师,那……

    万一……京师被攻下呢?

    所以嘛,还是要做好跑路的准备!

    要想了解“公开”的情况,王立首先想到了司礼监!

    这里的太监,比朱由检更了解情况!

    因为,所有的奏书,都要在这里“中转”,然后再送到朱由检手上。

    此时的司礼监,朱由检安插了曹化淳、王德化、张彝宪、王承恩、方正化等人进来;

    但,魏忠贤的党羽王体乾、涂文辅、李朝庆、王朝辅、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人,仍在司礼监任职;

    其中,王体乾、涂文辅和李朝庆暗中转投了朱由检,王立和魏忠贤都不知道!

    即便如此,王立想“打听打听”消息,并未受到阻挠!

    而且,曹化淳和王体乾,还亲自送来奏书!

    有了奏书,一切就方便多了!

    原来,此时的京师周边,共有四路明军前来勤王:

    除袁崇焕驻蓟州外,昌平总兵尤世威驻密云,大同总兵满桂驻顺义,宣府总兵侯世禄驻三河,总兵力已达八万多!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兵马,也在向京师开进!

    “这个……卢象升……是个什么人?竟然能招募一万兵马?”

    “厂公,卢象升是常州府宜兴县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出身,初任户部主事,后任员外郎,现为大名知府;

    据说,此人看起来一副书生相,但力气特别大,一把大关刀耍得龙飞凤舞……”

    “卢象升,卢象升!嗯,是个人才!”

    王立点点头,脑中飞速旋转着。

    这个卢象升,应该……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我都没听过的,肯定不咋样!

    还回卢象升的奏书,王立又拿起另一份。

    我去!

    秦良玉!

    秦良玉!

    这个名字,简直如雷贯耳啊!

    什么花木兰啊,什么穆桂英啊,不过是传说而已!

    但,秦良玉,却是货真价实的帼国英雄!

    想不到,这位帼国英雄尚在人世!

    “……以家中资产充当军饷,募军一万五千人……率侄子秦翼民奉诏勤王……”

    尼玛!

    不得了,不得了!

    能募得一万五千兵马,能千里勤王,至少需要十万两银子!

    不得了,不得了!

    这位帼国英雄,还真是慷慨无私啊!

    汗颜,汗颜……

    “卢象升和秦良玉的奏书,马上送到万岁爷手上!”

    “王公公,你的意思是……”

    “哎呀,这还用问?

    能有两万多兵马进京护驾,又不需万岁爷和户部出银子,他能不高兴么?”

    曹化淳连连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