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鼎州决战

    第69章 鼎州决战 (第3/3页)

,却有些盲目,好多时候都被人利用了去。他们一路走来,一路呐喊,一路抗争,社会在进步,制度在完善,伟大的华夏民族必将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想着这些,王猛的心软了,手软了,连他身下白马的蹄子都软了。

    他走了,带着五千兵马,拖着杨尧平时坐着的那张黄金打造的椅子,围攻鼎口去了。他想用杨尧逃跑的消息,给那些坚守在鼎口城墙上的苦难人送去一份希望,降了吧,大家都好。

    杨尧逃离武陵,过资水,直奔宝台山水寨,组织几千水军来救鼎口,在下址江口与刘文心率领的水军鏖战,落败,逃回宝台山。在逃走的那一刻,杨尧对着黄不佑跟杨律钦大声喊道:“黄不佑,杨律钦,你们这些叛徒,背叛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你们将有何脸面矗立于天地之间。”

    黄不佑跟杨律钦一听,泪水直挂,懊悔不已,提起钢刀,就向自己的脖子抹去。

    刘文心跟郭凯一把挡住,强行抢下钢刀,刀锋在两人的脖子上留下一道不是很深也不是很浅的口子。见着那从脖子上留下来的血水,刘文心两眼温润,声音颤抖,大言不惭道:“是不是背叛,不是由他杨尧说了算,是由那些幸存者说了算。行为对了,何来背叛;行为不对,何来亮节高风。你们带着部下投诚,减少了杀戮,是在救人,不是在害人。”

    黄不佑跟杨律钦听过,不为所动,对着那些曾经是兄弟的死难者就是一个跪拜,几个鞠躬,不管自己是对还是错,这都是欠他们的,必须的还,最少也得寻求个原谅。两人了却了心意,在刘文心的领导下,清理战场,安抚那些受降者。

    王猛率军来到鼎口城墙前,叫人抬出了那张黄金椅子,放在城楼守军都看得清的地方,对着城楼上的守军喊道:“杨尧说他代表神的意愿,可你们见过神吗?没有。如果真有神,他们讲究的也是道法自然,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疾苦,那里需要依仗外物来满足自己的贪婪,更不需要坐在这把彰显威仪的椅子上,给世人带来苦难。”说完就拉弓射箭,箭头上包着一份书信,落在了城楼上。

    站在城楼的杨广利捡起箭,拿下信纸,看了一看,递给身边各个头领。等大家将信看完,杨广利道:“天王跑了,武陵被攻下了,我们这里迟早会被攻下。不如就随了朝廷的心愿,降了吧,没必要让大伙儿都死在这再无意义的抵抗上。”

    众人一听,流下泪来,齐声道:“愿听杨将军号令。”

    杨广利听过,叫人笔墨伺候,书信一封,用弓箭传下城去。

    士兵捡了过来,交给王猛,王猛看过,笔墨伺候,书信一封,用弓箭送上城楼。

    杨广利看过,下得城楼,打开城门,全军跪拜在地,悉数接受朝廷招安。

    真好,免去了一场杀戮,救回了多少条人命,功德无量。这才是神该做的事情。

    杨广利放下武器,卸下铠甲,递上军印。部下见之,丢盔卸甲,放下兵刃,接招受降。

    王猛拔出宝刀,对天起誓,豪言壮语道:“若不能保全大家,我愿自戕于此刀之下。”

    黑刀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温柔绵长,像极了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帮大家照亮着回家的路。

    几番谈心,几番安抚,杨广利带着部下首领一轮一轮地给投降的士兵送去朝廷将要下达的温暖,将一颗颗担惊受怕的心安稳了下来,渐渐地变得安静平和。

    郑经率领兵马进驻鼎口,将投诚将士分两处安置,极力安抚。

    王猛为安抚军心,暂命杨广利继续执掌投诚兵马,等朝廷旨意下来再做安排。

    杨广利跪拜在地,心悦诚服,接令受之。

    招安成功,王猛令郑经清理战场,清点城内库存钱粮,一一记录在册。往下发布命令,如有挑起不和睦者,一律严惩。一切事务处理停当后,王猛书信、奏章各一封,快马加鞭送往京城,静候朝廷回复。

    白谷清理武陵战场后,清点城内库存钱粮物资,安抚好投诚兵将。

    黄宗见武陵城内一切安排妥当,便让白谷马不停地进击桃园,清剿沅水北岸一切匪盗。

    桃园匪首左斌得知杨尧已逃,杨广利已降,便也举寨投诚,沅水北岸全归官军管辖,再无匪盗。

    平凡的生命就像一首歌,你想它多美好,它就能多美好;你要它多凄苦,它就能多凄苦。但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该是为着美好而来,不该在凄苦中活着。

    王猛见匪盗主力已灭,不急着渡沅水,而是到杨广利军中挑选好些人手过江劝降,等待劝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