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赵小伟面对的现实问题

    第七章 赵小伟面对的现实问题 (第2/3页)

题目是“莫把‘不幸’挂嘴边“。当她看到“一些青年受到挫折,他们的书信、日记中常有‘怅然’、‘痛苦’、‘空虚’一类的词句。有人还自以为这是成熟!”赵小伟想:这说的不就是我这种人吗?总抱怨别人不理解我,尤其最抱怨王老师,可还最喜欢他,最敬佩他。赵小伟接着往下看,“成熟应当意味着一个人渐渐地学会分析现实和正视现实;应当是充满信心和活力,而不是陷在苦恼中不能自拔。”赵小伟又想到:啊!我正视现实了吗?正视了,但没充满信心和活力,而是陷在痛苦中不能自拔,我只需王老师能够理解我,安慰我几句,鼓励我几句。赵小伟又往下读,“实际上那些总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一味悲叹’的人,不客气地说,他们是懦弱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是“谁都不理解你,而是你还没有真正理解别人和社会。所有的人都很不幸,但是最不幸的是那些用不幸来装饰自己的人。就是这些最希望别人来关心他,而同时又最不值得别人关心。”赵小伟想:这说的的确是我这种人,太懦弱了,难道王老师是觉得我不值得关心吗?这时又有几行小字印入她的眼帘:“朋友,你要做哪种人?是埋怨还是什么也不埋怨,正视现时,提高自己,勇于战胜生活中的不幸?请记住:您的牢骚所能给您的唯一东西,只是精神贫乏者的怜悯和施舍。”赵小伟想:啊,朋友!我愿做什么也不埋怨,正视现实,提高自己,勇于战胜生活中不幸的人,我不愿得到王老师的怜悯和施舍。因为在我写的《干渴的心灵》这首诗中早已经说过:“我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和同情。”

    八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上学时,赵小伟在后王各庄拐弯处正遇到王老师,他车前捎一个小孩儿,在赵小伟前边快速骑着自行车,因为他已看到赵小伟了,所以他的速度放慢了,再加上车前还捎着小孩儿,赵小伟的车速也慢了下来,王老师在学校附近遇见了一个学生说了句话又往前走了。赵小伟到了那里,见是李艳梅坐在墙根下,我吃惊地问,“小艳,你在这里干啥呢?”李艳梅说:“没事,我歇会儿。”这时王老师好象稍微回了下头,赵小伟有些胆怯,害羞地低下了头,其实她很想和王老师说话,这时王老师下了车,笑着对赵小伟说:“赵小伟刚来。”赵小伟很吃惊,笑着答应了一声:“哦,王老师。”赵小伟很高兴地和老师说笑着,她和王老师一同骑自行车进了校门。赵小伟不知以前放弃了多少次和王老师说话的机会,她觉得,她的性格有些内向,可是这一次是王老师先和她打招呼,她太高兴了,因为王老师是她最热爱的老师。

    下午放学,赵小伟回到家里,她妈妈说爸爸来信了,全家户口要迁到银川去,信上说他们那有这个政策,工作时间长的,家属的户口可以迁到他们单位所在地。赵小伟开始时有些欣喜,可又一想,这样的话她就要离开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了,心中不禁掠过了一层悲哀的迷雾。

    晚上写作业时,赵小伟想:其实对这里也无可留恋的了,有什么办法呢?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农业户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