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募令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三章 募令 (第1/3页)

    “好!”官员对齐峻的回复很满意,抚须一笑转身对牢门外说道:“来人!”

    狱卒连忙打开牢门走了进来,恭敬地站在官员身侧听候吩咐。

    “把锁链打开!”官员身手指向齐峻。

    “啊这……这不妥吧?宋县令那边……”狱卒听后却皱着眉毛一脸为难地看向官员。

    “此事我自会向宋县令禀明。”官员却不以为意地说道。

    “是!”狱卒点点头,只好找出钥匙打开齐峻身上的镣铐。

    官员摆摆手示意狱卒出去,随后走到齐峻面前从怀中掏出一张文书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这是……”齐峻一边活动着被镣铐勒得有些发痛的手腕,一边不解地看着桌子上的文书。

    “这是能让你活命的东西。签了它,你就可以脱罪。”官员笑了笑,向桌上拿起一支毛笔递给齐峻。

    齐峻疑惑地拿起文书看了看,顿时明白了官员的用意。

    那是一张募令。所谓募令,就是一张地方官府签发的聘任地方人才为官府做事的文书。

    签下募令的人被称为募客,虽然不属朝廷正式编制但同样对地方官府负责,类似于后世的临聘人员。

    大梁朝廷与周边政权的战火连年不熄。北方柔然人不时侵扰伺机劫掠,西北的羌人部落也蠢蠢欲动,南方的镜国更是虎视眈眈。

    被这三股势力盯着,大梁国防支出连年有增无减,其他的钱财用度方面更是紧而又紧慎之又慎。赋税也随之水涨船高,后来从百姓身上也挤不出来多少了。

    皇帝天天被边关急报催的头疼,兵部吏部和户部的官吏连着换了好几茬,权贵们被逼得没办法了才不得已想出募令制这种应急的法子。

    起初官府还对每年签发募令的数量有限制,但奈何朝廷一直没办法扭转边境上被动的局面,与敌国在军事上长期拉锯般的争斗严重消耗了大梁的国力。

    签出去的募令也随之越来越多,在一些地方官府任职的小吏中募客的数量已经占到了一半以上。

    按“士农工商”的社会阶级来说,商人们没有资格参与基层的治理,权贵们也清楚这一点,为了避免商人夺权对募客也加了许多限制。

    他们只同意在税务和商事方面给予支持募令制度的商人特定的利惠,而严禁他们参与基层治理。只允许募客在一定期限内从事比较边缘性和程序性的工作而不参与决策。

    募令制度缓解了朝廷基层治理资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