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了不起,斐厂长(求首订)

    第十五章 了不起,斐厂长(求首订) (第2/3页)

你不要担心,锁厂好好的。”斐国琛基本是拿斐一班当小孩子在安慰。

    事急从权,斐一班也没有管斐大厂长对八尺男儿的不尊重。

    “没炸啊?土耳其的锁厂没炸,难道是我们这儿的炸了?”斐一班看不懂眼下的这波操作,“那你怎么不叫消防叫集装箱啊?”

    “是土耳其的铜棒厂炸了。”斐国琛回答。

    “铜棒厂?”斐一班想了想,“就是小时候家里那几个铜棒作坊那样的小厂子?”

    “差不多,稍微大一点。”斐国琛说,“相当于我们以前两个铜棒作坊那么大吧。”

    “哦!那也还好,确实是小厂。”斐一班想了想,“我们的铜棒作坊早就都关了吧?”

    这是存在于斐一班小时候记忆里的信息。

    斐厂长最早是做废铜冶炼起家的。

    慢慢慢慢地从原材料,做到了稍微下游一点的锁具。

    “嗯,废铜冶炼现在成本很高也不够环保,我们国内锁厂都是直接买合金铜。”斐国琛说。

    “那土耳其的厂咋不买?”斐一班不明白就问。

    “土耳其锁厂没有相关产业链,大部分配件都已经是从中国运过去的,但需求量最大的原材料铜,还是必须要就地取材。”斐国琛说。

    斐一班反应了一会儿,就反应出问题来了。

    “那也不对啊!”斐一班觉得他爸没有说实话,“你们刚刚那通电话会议,不是又伊拉克又叙利亚的吗?怎么到你嘴里就变成土耳其了。”

    “我们的厂子在马尔丁,是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的小城。”斐国琛给斐一班普及了一下。

    “那到底是在叙利亚还是在伊拉克啊?”斐一班是真的没有在任何一个场合里面,听过马尔丁这么个冷僻的地名。

    “在土耳其,只是非常靠近叙利亚和伊拉克。”斐国琛继续解释。

    “怎么选了这么个听都没听说过的边境小城啊?”斐一班很不理解。

    “那里原材料便宜。”斐国琛说。

    “那地儿有铜矿?”斐一班想到了亲爹发家史开端的铜棒作坊,“矿石冶炼和废铜冶炼是两个概念吧?”

    矿石冶炼,叫炼铜,废铜冶炼,叫翻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工艺。

    “没有铜矿。”斐国琛予以否定。

    “那你图啥啊?”斐一班说,“厂子开到哪儿不是开?”

    斐国琛拍了拍斐一班的手,有些欣慰。

    快十年的时间,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斐一班对锁厂的事情感兴趣。

    “刚不是说了吗,马尔丁靠近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斐国琛看着斐一班,试着引导,“你觉得是为什么?”

    “我?”斐一班无语,“你要让我觉得,那当然一开始就不应该选那么个靠近战乱的地方啊。”

    斐国琛没有在卖关子,直接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我们的铜棒厂,用的很大一部分原料是美军的炮弹壳,子弹壳。”

    “还能……这样?”斐一班长大了嘴巴,“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斐国琛又拍了拍斐一班的手背,带着非常明显的安抚意味。

    斐一班一点都没有被安慰到。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自己的老爸。

    想起了小时候听斐厂长讲翻铜的很多场景。

    年轻的时候,斐国琛什么样的苦都吃过。

    十五岁辍学。

    从翻铜学徒开始,苦练技艺,潜心专研,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时至今日,韩女士和斐厂长,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换成是斐一班有这么多钱,早就已经开始全球旅游。

    无意间“撞破”的视频会议,让斐一班对自己的老爸有了全新的认识。

    斐一班忽然很想和斐国琛先生探讨一下,都已经奋斗成这样了,为什么还要还反过头来又去翻铜。

    更为重要的是,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斐厂长,到底是怎么想到,跑那么大老远,把打仗遗留下来的弹壳拿来炼铜做锁的?

    只不过,现在并不是一个适合父子日常探讨、解除误会、加深了解的好时机。

    还有更加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等着他去梳理。

    “土耳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